第2章 南巡(第3/3页)

且以东北地区的土地面积,若是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完全能够供给大半个大清需要的粮食。

康熙看到这里,忍不住朗声叫好,心情之激动,连忙叫来太子看折子。

太子胤礽看过之后也是难掩激动之色,抬头说道:“皇阿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若是玉米在黑龙江等地的产量能超过在江南,那…”

黑龙江等地就能成为大清重要的粮仓!

太子胤礽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心血翻涌,此事若为真就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第一就是增加了粮食产量,粮食价格降低,百姓能够吃饱,这对于国力是极大的提升,若是能做到让百姓不饿肚子,大清的统治将会万分稳固。

第二点就在于政治上的了,大清毕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而以盛京为中心的东北等地是龙兴之地,也是出现国之颠覆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最后的退路。

可是若是东北等地真能成为大清重要的粮食产地,那么整个大清将连成一体,难以分割。

康熙和太子胤礽正是想到了这两点才会如此激动!

在李煦上折子之后,康熙就下令由黑龙江将军萨克图负责实验新品种玉米在黑龙江的培育。

第二年,玉米在黑龙江的产量竟然达到了亩产600斤!

当即康熙便下了圣旨,将李煦一家抬到了满洲正红旗。

李星晚接到圣旨的时候,挑眉一笑,深藏功与名。

要不是她矜矜业业的完成小任务,收集了三百积分购买了新品种玉米的种子,她爹还得努力个十年才有可能种出这高产量玉米呢。

虽然她爹的聪明让她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她总算起到一个加速器的作用嘛,

[叉腰]

李星晚抬旗之后自然不用小选,因着今年没有八旗秀女的大选,自然也不用去参加大选。

李煦完全没觉得自家姑娘会被大选刷下,已经提前从宗室里开始相看,打算把看中的人跟皇上提一提,敲敲边鼓。

虽然李家是刚抬旗,但是没抬旗的时候,他儿子就能娶正二品工部侍郎的嫡女,如今可是抬了旗了。

讲道理,宗室里一些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根本不被他看在眼里。

而以康熙对李煦爱重,宗室里的王爷们,李煦还真有资格挑一挑,毕竟同在江南的曹家已经有一个姑娘被指给了宗室郡王做嫡福晋,没道理他李煦的嫡女会比曹家的姑娘嫁的差。

没想到就在这时接到了康熙今年要第三次南巡的命令,他心思一转,突觉这是个好机会啊。

正好宗室有不少黄带子是会作为御前侍卫跟着康熙出行的,等到人来了江南,他还能亲眼瞧瞧那个更好。

在李煦的摩拳擦掌中,京城皇子们兴高采烈中,皇上的第三次南巡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