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商业版图(第2/6页)

梁九功走近,给皇上奉上一盏茶之后,劝说道:“皇上,这民间门常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想来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康熙点点头,面露赞同,“这话确实不错,朕这个家翁啊也是难当。”

经此一战,宜妃大获全胜,德妃败退回永和宫,因为没有了什么招数,也不好在此时再出手,德妃只能谎称自己因着天气转热便身体不适,龟缩养病了。

德妃那头躲了,这事却还没过,惠妃和平妃都跟着宜妃参与了这件事情,按理来说,这两个人也都算是苦主,毕竟德妃散布的消息里都涉及到了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

两人偏帮着宜妃,也是应有之义。

太子知道了此事,也不过是无奈的笑一笑,他这姨母也只不过比他大四岁,性子还不太稳重。

康熙十六年,平妃进宫之时,才将将十岁,还是带着奶娘进宫的。

太子知道平妃是因为他才如此不平去帮了宜妃,心里虽然熨帖,却也少不得去皇阿玛那里打探消息,免得皇阿玛心里对平妃姨母有什么不满。

正巧苏州出了件大事,他可以拿去与皇阿玛请教,顺带着跟皇阿玛打听一下对平妃的态度是否有异。。

太子到了乾清宫门口,就吩咐叫太监进去禀报。

他悠哉的站在乾清宫门口,神态自如,跟自己家一样自在,可不嘛,这不就是他的家,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还会使这里的主人。

乾清宫外的的大臣并不少,许多都是有事情过来跟皇上禀报,于是便在此处等待,或是一会把折子亲手递上去。

刚才还在窃窃私语说着什么事情的大臣们看到太子来了,便纷纷过来见礼。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臣等参见太子。”

太子眼睛极明亮,记性也好,眼睛看了一眼有位眼熟的御史,他还记得上次监国的时候这位御史还参奏过他擅自处理京城布防。

可是后来转头又上书赞美他德行出众,于国之大事万分上心。

这些大臣啊,嘴里一时一个样子,什么话都叫他们说了。

太子抬手免了他们的礼,说道:“不必多礼,诸位大臣都是来此办公事的,继续去做就是了,不必因为过来给孤行礼耽误了时间门。”

进去禀告的小太监不过走了几步,跟着梁总管汇报了一声,梁九功就进去禀告了。

康熙听见了,便立刻叫太子进去了。

这便是皇太子啊!

太子身姿挺拔,一派清风朗月之态,抬脚迈进乾清宫,在外等候的大臣纷纷躬身对着太子的背影行礼。

康熙手里的折子还没放下,抬眼看见太子迈步进来,“过来坐着吧。”

他不过随口一说,也没想叫太子行礼。

太子却老老实实的拱手弯腰,说道:“儿臣见过皇阿玛。”

康熙轻笑了一声,胡子抖了抖,心情显然很不错,“这般多礼做什么?”

太子与其他诸皇子不同,他自幼由康熙亲自抚养长大,并没有什么养母之类的。

能够照拂太子的,除了太皇太后,就只有太后有这个资格。

其余妃子见了太子,甚至要向太子行礼,哪里有资格照顾太子?

亲手带大的儿子当然与众不同,是以康熙对太子的感情更深,远超诸皇子。

太子从前进乾清宫,也从来不是每次都需要行礼的,不过是小时候教导礼仪之时,康熙对他严格要求。

而等到后来大了些,太子需要频繁出入乾清宫与皇上讨论政事的时候,康熙便不要太子那么频繁的行礼,有些时候这些礼仪反而浪费了时间门。

自从索额图被撵出朝堂,康熙自觉自己与太子之间门的隔阂已经消失,便恢复了往日的慈父模样。

而太子反而没有让这道隔阂消失,仍然是毕恭毕敬的行着礼。

太子行礼之后笑道:“外面那么多大臣看着呢,儿臣总要做好表率,礼不可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