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地坛文化庙会(第2/5页)

可是要想把黄金和红莲这两个词焊死,那就得打广告,就得造口碑。

秦楷庭想了想,突然明白了:“买黄金首饰的,要么给老人置办,要么给结婚的置办,或者是有钱的自己要个金链子来摆阔,这种都是要风光要体面的,说出去得有里有面儿,咱们如果打个广告,把咱们的红莲黄金做得上档次,那些人买了咱们的黄金,到时候也觉得脸上有光。”

孟砚青:“对,你想,结婚请客,热热闹闹,新娘子戴上金戒指金项链,过来看热闹的大爷大妈来一句,这新戒指可真好看,哪儿买的,新娘子说红莲商场,人家一听,红莲商场,那是什么地儿,怎么不去西单买,你说这新娘子脸上能光彩吗?”

胡金凤也笑了:“要是一说红莲商场,人家就说,那边的金子好,我知道,电视上看到了,那新娘子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孟砚青:“金凤说得有道理,所以我们要为我们的黄金增光添彩,就要花钱打广告,咱们和以前的时代不同了,以前是货不应求,以后,时代就变了,国内黄金产量一年比一年高,黄金不愁货源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得争取消费者了,所以我们要先下手为强,把我们打造成京城黄金第一家。”

她笑道:“西单,那是综合性大百货商场,我们和他们比,是拼不过,但是我们可以做我们的特色,把黄金饰品多样化,来到我们这里,黄金制品应有尽有,样式齐全,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而且有里有面说出去脸上也光彩,你们说,他们凭什么不来我们这里买?”

秦楷庭听着也有些激动:“那我们怎么打广告?找电视台?还是报纸?”

孟砚青:“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电视台和报纸,不过我到底经验少,楷庭你一直从事商场工作,也许更有经验?”

秦楷庭听着,也是苦笑:“砚青,你也知道我们之前的工作方式,都是供小于求,一些热销小家电,我们得拼命找货源,有了就不愁卖,一些锅碗瓢盆那种家常货,哪儿都有,想卖都卖不出去,就是这行情,所以对于打广告,我还真没什么想法。”

孟砚青听着,笑道:“如果这样的话,那暂时我们先接洽下电视台的广告吧,虽然贵一些,但总归有些用处,老百姓也认这个。”

秦楷庭想了想:“我认识一个朋友就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我找他打听打听,看看怎么弄个广告?”

孟砚青:“那敢情好,我们豁出去花一些钱,但好歹把我们名头打起来。”

秦楷庭赞同:“是,这件事我尽快办。”

孟砚青:“另外,我听说今年地坛要开庙会吧?”

因为之前的十年运动,许多传统庙会都停办了,这地坛庙会也不例外,不过今年传出消息,文化部打算重启北京庙会,而最先启动的便是北京地坛文化庙会,说是要办成中国当今时代的“现代清明上河图”,要包括各种民俗民间特色,同时也会邀请各种传统品牌入驻。

根据孟砚青得到的消息,生活用品以及各样珍贵首饰玉器也都会有。

秦楷庭:“那我也去打探吧,如果我们能在地坛文化庙会打个广告或者摆个摊的,那我们这名声就能传出去了。”

孟砚青:“好!”

*

秦楷庭办事倒是靠谱得很,很快就了解了这次地坛文化庙会的情况,说是这次各种品种都可以进驻一个品牌,但是只能有一个,黄金首饰的话,可以进驻一家。

秦楷庭分析道:“听说要交钱,交一大笔钱才有资格入驻,现在好几家有意。”

孟砚青听着:“是不是有蓝天百货?”

秦楷庭:“对,有这一家,他们的经理很年轻,姓罗,他还和我聊了聊,我看着挺能干的一个人,他对这次地坛文化庙会的摊位很感兴趣,还想从我这里探听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