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2/3页)

苏念星又问他,“土地局怎么样了?现在有没有地出售?”

张安康有些为难,“首都的土地批复很谨慎,土地局也得开会讨论才能做决定,你稍微再等两天,我一定帮你问。”

苏念星蹙眉,原来还有这个区别。

半个小时后,他们约在政府会议室见面,商谈收购自行车厂事宜。

由于这是家国企,出席活动的话事人是国资委的几位领导,官最大的是主任,除此之外还有自行车厂的厂长、书记、副书记、副厂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和总工。

当苏念星把自己的要求说出,自行车厂的几位领导当即反对。如果她全权收购,那他们这些厂领导就失业了。就算买断他们的工龄又如何?他们这把年纪难道还能南下打工吗?

苏念星又补充,“我不是全部辞退,还会择优招工。”

但是她的话显然并不能让他们放心。

国资委王副主任让自行车厂的几位领导别激动,“这只是商谈阶段。她提出诉求,我们还可以商谈。”

王副主任让苏念星继续往下说。

苏念星拿出昨天罗列的内容,“我希望砍掉福利房、幼儿园、医院、技校和职工大学等福利。现在有许多素质更好的大学生,我想从他们中挑选有才之士,让他们研发新品。”

“既然你想全部收购,这些方面当然可以去掉。不是什么问题。幼儿园可以到别的公立学校就读,福利房、医院、技校和职工大学也是如此。”

这点自行车厂的几位领导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他们还补充,“现有的福利房不能收回。上头还得给我们发证。”

苏念星倒也不是真的没有人情味,她对此没什么意见,国资委这边答应会给他们□□。

接下来又谈了些小细节,都没什么问题,只有人工方面,他们谈不拢。

自行车厂的领导们不许辞退工人,甚至就连国资委的领导也在劝。

苏念星退一步只收三分之一员工。但是他们坚持留下八成员工和全部领导。

苏念星觉得这些领导思想都是计划经济,不利于私人工厂运营,但是这些人寸步不让,她有些头疼。

国资委见双方谈不拢,接下来还要主持保温瓶厂的收购事宜,于是让自行车厂的领导们先回去等消息。

保温瓶厂这边的情况跟自行车厂一样,裁撤福利部门可以,但是裁员不行。

谈了四个小时,已经到了十二点,苏念星肚子饿得筋疲力尽,只能暂罢会议。

她下午还有事,所以让他们考虑清楚再来叫她。

这就是没有转圜余地的意思。保温瓶厂的领导们面色不好看。

张安康在边上打圆场,“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哪有一棍子打死的。”

回去的路上,张安康劝苏念星别这么犟,“这些厂领导为了工厂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现在卸磨杀驴,把他们全都辞退,这事不地道。”

苏念星微讶,“我给的钱足够你们给他们发补偿款。”

“但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还都有家累,你直接把他们辞退,他们再也找不到工作。再过几年他们就能领退休金。你留下他们,也发不了几年工资。何乐而不为呢?”张安康提点她。

苏念星微微一怔,这倒是她没想到的。她蹙眉沉思,“我再想想。”

她发现自己对这年代真的一无所知。而且她隐隐觉得有哪些不对。

午休后,所长过来找苏念星去看守所探望。

所长表弟叫周有根。三十多岁年纪,老实巴交长相,神色颇为憔悴,瞧着像四十多岁。

一副生无可恋的厌世表情,所长来之前告诉苏念星,他暂时不打算告诉周有根实情,担心她算不出凶手或是他们找不到凶手,再让表弟失望。

所以也难怪周有根会如此颓废。

看到所长,周有根面无表情问着家里情况,“我爸妈还好吗?两个孩子怎么样?秀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