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七夕【完】(第3/4页)

那个道:“姑娘圣明,早就该怎么做了!”

静仪也是暗暗松了口气,下意识抬眼望向门外,不想隐约瞧见门后有个人影,再要细看时却又不见了踪迹。

与此同时。

焦顺快步走出了小巷,却没有急着上车,而是在路边皱眉沉吟。

“焦大人。”

这时一个人贼眉鼠眼的凑了上来,点头哈腰的拜谢道:“多谢大人方才高抬贵手。”

见来者正是方才的闲汉头领,焦顺倒也并不觉得奇怪,微微一扬下巴,居高立下的问:“谁指示你来的?”

“这个……”

“嗯?”

那闲汉略一迟疑,见焦顺面色微沉,忙陪笑道:“是蔷二爷,是宁国府的蔷二爷找到了我哥哥,让我们教训教训那小尼姑!”

“贾蔷?”

焦顺一琢磨也便恍然了,怪道尤氏先前突然出面替贾蔷说情,让贾蔷得以留在京城。

他回头扫了眼巷子口,压着嗓子道:“以后不要再暴露行迹了,让你的人去盯紧附近的民信局,把她们要寄送的书信设法扣下来就好。”

民信局就是古代的民间邮局,始于大明永乐年间,至今已经遍布夏朝南北各地。

妙玉身边只有两个仆妇一个丫鬟,除了邢岫烟之外,在京城也没有可以托付的亲朋故旧,想要寄出家书自然就只能通过民信局。

一来一往怎么也要月余,而且路上有所耽搁也是常事,等她们发现不妥,应该已经是两三个月后了,到时候妙玉手上也该弹尽粮绝了。

届时……

“这……”

那闲汉一愣,觉得眼前这位爷当真是脱了裤子放屁,若要针对那小尼姑,方才又何必跳出来挡横?

焦顺一挑眉:“怎么?是办不了,还不是不想办?”

若不是这假尼姑屡屡出言不逊,焦顺原本也只是想看她的笑话罢了,倒没有要落井下石的意思,可谁让这假尼姑不长记性,非要祸从口出呢?

“办得了、办得了!”

那闲汉忙拍着胸脯保证:“大人放心,小的一定把那家书给您送到家里去!”

焦顺随手翻出张一百两的银票,又许诺日后还有重赏,这才在那闲汉的千恩万谢声中乘车而去。

晚上他还要在尤氏、李纨之间赶场,可不敢在这里耽搁太久。

……

是夜。

乾清宫内。

隆源帝批阅完最后一份票拟,边起身活动筋骨,边随口问道:“礼部的案子可有什么进展?朕怎么未曾见到三法司的奏报?”

“这……”

戴权微躬着身子,笑道:“老奴不敢妄议朝政。”

“这算什么朝政?”

隆源帝嗤鼻道:“不过是一群腐儒妄图螳臂挡车罢了!”

戴权也不敢附和,只能陪着讪笑了两声,然后才谨慎的揣测道:“依老奴妄断,或许是因为三法司想要查明真相之后,再一并奏报。”

“呵呵,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隆源帝又伸了个懒腰,神采奕奕的从御案后绕出,志得意满的道:“不急,朕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

说是不急,可紧接着却又下令道:“传朕口谕,让焦畅卿每日具本奏报,事无巨细不要有丝毫疏漏。”

顿了顿,又补充道:“此事就不劳内阁费心了,直接呈送上来就是。”

前面倒还罢了,这直接呈送的意思,却是给了焦顺密折奏报的权利,虽然暂时仅限于周隆一案,也依旧是等同于封疆大吏的殊荣。

一个才刚二十岁的六品主事,还不是科道言官出身,竟给予这样的特权……

戴权张了张嘴,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隆源帝又在殿内来回踱了几步,忽然皱眉问道:“各宫的牌子却怎么还不送来?”

戴权一愣,心道这事儿不是已经停了半年多了吗,还是皇帝自己专门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