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月二十【下】(第2/3页)

事已至此,这场虎头蛇尾的抗议已经彻底进行不下去了,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只用了短短一刻钟,近千名学子就纷纷做了鸟兽散,空荡荡的街头只留下了一地无人认领的破靴子。

而直到眼前再无半个学子,董恂还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按照他和牛思源的估算,工盟在大理寺门前少输就算是赢,甚至都做好了被官兵捉拿下狱的准备,谁能想到最后竟是大获全胜?!

“恩师当真是、当真是……”

他激动的舌头都捋不直了,心中对焦顺的崇拜几乎突破乐满值,心道这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只怕孔明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亏先前自己和牛思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老师未必肯为工读生们竭尽全力。

如今看来……

“会长!”

这时一个工读生上前,亢奋的问:“咱们接下来做什么?”

“接下来……”

董恂一下子茫然了,他原本只计划着要在学子们的重压之下苦苦支撑,哪想得到学子们大败亏输,最后反而成了工盟在这里唱独角戏?

“要不,咱们去请示一下老师?”

那工读生见他迟迟没有开口,忍不住满是憧憬的提议道。

显然,和董恂一样,工读生们也都把先前发生的一切,当场是焦顺在运筹帷幄暗中布局——毕竟焦顺逼着巡城御史立誓的事儿,董恂可早就原原本本的说了,有了这个提前铺垫,后面的事情自然也都顺理成章的归功到了焦顺头上。

“不急!”

这话倒启发了董恂,他看向大理寺门前,道:“老师深谋远虑,若需要联系咱们只怕早该联系了,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老师还有什么筹谋就是。”

董恂选择了静观其变。

但工盟闹出这么大动静,又怎么可能静的下来?

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各处工坊,别说是原本就支持工盟的人了,连心存观望的骑墙派也纷纷赶来助威,半个时辰后,聚集在大理寺的门前工人就超过了先前的学子。

一个时辰后,这个数字又猛增了四倍有余!

眼见聚集的人数很快就要突破五千大关了,大理寺官员几次出面劝说无果,最后只好由大理寺卿许泰亲自出面,请焦顺前去稳定局势。

焦顺一面让栓柱暗中传话给董恂,一面在门前台阶上慷慨陈词,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工人们诉求,原原本本的禀告给皇上。

得了信号的董恂立刻带头山呼万岁,然后便拜别焦顺带队徐徐退去。

至此,大理寺门前这一场闹剧,才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

当天下午,乾清宫内。

“善、善、大善!”

隆源帝翻看着焦顺呈上来的密折,当看到满街工匠山呼万岁的描述时,忍不住抚掌赞叹,恨不能身处其间亲眼得见。

放下密折,他满面红潮的在殿内来回踱了几圈,却依旧难以压制住心中的激动情绪。

自登基以来,隆源帝就试图超拔匠人分摊文臣的权柄,可却一再的碰壁,直到焦顺出现之后才算是见到了一丝曙光,而今日工人当街迫退近千学子的事情,则不啻于一轮初生的红日,直照的隆源帝心头热血澎湃。

好半晌,他才勉强按捺住心绪,重又捡起那本密折从头读起。

这一次皇帝更注重细节,也因此更为满意焦顺的应对处置——焦顺并没有隐瞒自己提前发现工读生异动,并且提前诱使陈垨立誓的事情,不过给出的解释是怕双方万一起了冲突,会毁了新政来之不易的局面。

识大体,善机变。

再加上撞进自己心坎里的工业党小作文,隆源帝对焦顺的评价,早已经从最初的千金买马骨,稳稳上升到了国之栋梁。

这样人才的若不重用,还能重用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