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彼之道(第3/4页)

就算没有办法,好歹也有人帮自己分担出师不利的责任。

“这……”

贾政再次迟疑起来。

虽然现在不敢再小觑焦顺,但他心里总还是觉得焦顺欠了自家的——何况老太太和王氏等人,总说焦顺是荣国府的臂助,既然如此,何不让他再襄助宝玉一回?

再有就是……

赖家的事情也着实让他有些不快,虽说他当初也曾答应,让赖尚荣走焦顺的门路去工部为官,可却万没想到赖家能一下子拿出三万两之巨!

尤其还是在修了园子之后拿出来的!

要知道就连堂堂荣国府,为修省亲别院都伤筋动骨,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这两下里一对比,让他既恼恨赖大的贪婪,更不爽焦顺没有再与自己沟通,就让赖家把银子捐给了工学。

这还不都是荣国府的钱?!

里外里一算,不就等同于荣国府出了三万两银子?

那让焦顺给宝玉谋个缺,岂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牛继宗见他沉吟不语,似乎有所触动,忙又顺势道:“世叔,不知令公子可在家中,何如请出来一见?”

“这……”

贾政迟疑了一下,还是觉得不能这么草率做出决定,于是敷衍道:“却是不巧,犬子一早就出去访友了——兹事体大,还望勇毅伯宽限几日,容我三思而行。”

“唉~我这既是为了咱们勋贵的体面,更是为了府上着想,谁知……罢了,小侄今儿就先不讨饶了,只盼着世叔早做定夺。”

牛继宗无奈的抱了抱拳,径自告辞出了荣国府。

等一到了外面,牛继宗立刻换了副阴沉模样,招手唤过亲随吩咐道:“去,照着我早上交代的,到各处散播消息,就说荣国府的二公子有意要去工学任职——记住,重点是他家的奴才都去工学为官,做主子的自然不在话下!”

那亲随利落的应了,回头点选了十数人,就先奔着各家勋贵外戚府上去了。

牛继宗又回头扫了眼荣国府的大门,冷笑三声,这才上车扬长而去。

回头再说贾政。

送走了牛继宗之后,他便在荣禧堂里坐卧难安,说实话,让儿子去工学做‘博士’,对他而言诱惑还是不小的,毕竟靠那孽障自身,只怕一辈子也就在脂粉阵里蹉跎了。

即便通过贾元春延续了爵位,那也不过是顶着空头爵位蹉跎而已。

但若是能进工学为官,再托请焦顺耳提面命的教导,也或许就能渐渐历练出来了。

想到这里,贾政就有意去找焦顺探探口风。

可往外走了几步,就又停住了脚,不敢再小觑焦顺是一回事儿,低声下去求他办事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少眼下贾政还没有做好心理建设。

罢了,左右说的是容自己三思几日,便晚上两天又有什么打紧的,且等想好了体面的托词再去不迟。

但贾政又如何想得到,转过天来外面就谣言四起,说是荣国府要推家中子弟去工学任职。

不过市面上对这事儿倒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赖尚荣的事迹也已经散播开来,众人不知就里,只以为焦顺欲提拔亲信故交。

而既然连荣国府管家的儿子,都可以去工学里做官,那荣国府的嫡出公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何况听说那贾宝玉读书不成,但对格物致知一道却颇有研究,当初与乌西人谈判时,还曾从中出了些力气,得了皇上的褒奖,让其去工学为官也算是顺理成章。

反倒是这事儿不成,才真是奇哉怪也!

这消息迅速传遍了四九城,荣国府里自然也得了风声,但自老太太以下却都是一头雾水,心道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却怎么家里反倒一无所知?

直到消息传到贾政耳中,贾政才惊觉事情并不简单,于是派人在外面仔细一打听,又得知了牛继宗和吏部打擂台,以及吏部并未批准工学仿建国子学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