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托孤(第3/4页)

慌乱中,那裙摆混着淡淡的香气直往焦顺脸上撩拨,焦某人既不好起身避让,又不好继续杵在原地碍事儿,只能打横挪出两步,刚酝酿出的忠义之心也瞬间打了折扣。

皇后一番忙碌之后,见皇帝似乎要说些什么,忙又把耳朵贴了上去,半晌起身先看了眼一旁的焦顺,又转头对吴贵妃道:“劳妹妹把繇哥儿带过来。”

吴贵妃明显有些诧异,但还是乖乖点头领命去了。

皇后顺势往旁边让了让,才道:“焦大人且先免礼平身。”

等焦顺起身后,却又没了言语。

一直到年方六岁的大皇子徐繇被吴贵妃带过来,皇后才肃然道:“陛下口谕,自即日起大皇子的功课中再添一项工学,就由焦大人亲自入宫讲授。”

徐繇原本怯生生的,听到自己又添了一门功课,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这难道就是托孤的戏码?

可问题是从眼下牌面上看,自己压根撑不起来这托孤重任啊!

而且如此重托,说不得反而会让文臣们更加排挤警惕自己。

焦顺心下暗暗叫苦,面上却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下拜道:“臣,必不负圣上所托!”

等他起身,吴贵妃又在皇后的示意一下,让大皇子冲着焦顺躬身一礼,口尊‘焦师傅’。

这是常例,焦顺便坦然受了,然后又略略还了一礼。

事情既然已成定局,他便琢磨着这事儿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坏处刚才说了,若说好处么,首先便是日后真被逼到不得不清君侧时,勉强也算是出师有名了——毕竟先帝……呸,是隆源帝托孤之意十分明显,他勉强也算是强宣称在手了。

再就是……

“焦爱卿。”

还不等焦顺再往深里想,皇后又郑重交代道:“你是陛下最信赖的臣子,如今陛下龙体欠安,朝中之事少不得还要倚重于你,望你谨记陛下圣恩、不负陛下所托、所望。”

“臣必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焦顺自然是大表忠心,最后才在戴权的引领下洒泪而别——也亏他这回本就是去吊丧的,为防万一早有准备,若不然想要洒泪而别还真有些难度。

等到了寝殿门外,廊下却不见裘世安的踪影,反倒是一个年老的太监正抄手立在窗下。

戴权见了这老太监,忙小跑着上前见礼道:“干爹,您老这是……”

“万岁爷果然离不开你。”

那老太监先冲戴权一笑,然后便看向了焦顺:“老奴乃是奉太上皇的旨意,请焦大人去仁寿宫见驾的。”

啧~

不成想一上午就要见两个皇帝。

焦顺自然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又跟着那老太监转奔仁寿宫。

到了殿门外,就听里面有人抑扬顿挫的念着奏折,想来应该就是那忠顺王了。

趁着夏守忠进门禀报的时候,焦顺侧耳听了一会儿,发现忠顺王念的正是弹劾自己的折子,不由暗骂一声晦气。

旋即又琢磨,这是不是太上皇故意给自己的下马威。

但他这回却是想多了,实是最近的奏折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在弹劾工学和新政,捎带着又免不了要夹带上他焦某人。

不多时,夏守忠去而复返,一甩拂尘道:“太上皇有旨,宣工学祭酒焦顺觐见。”

这谱儿倒比皇帝还大些。

焦顺忙按照朝见的礼数整理衣冠,然后亦步亦趋的跟进殿内。

这仁寿殿的格局与乾清殿又有不同,四下里空荡荡的,唯有正中央摆了一张逍遥椅、一张茶几、以及一张矮凳。

矮凳上坐这个四十五岁的胖大男子,料来便是忠顺王,而那逍遥椅上两眼半睁半闭,却灰蒙蒙不见半点亮色的,自然便是太上皇了。

焦顺只扫了一眼,便忙大礼参拜通名报姓。

太上皇没什么反应,倒是忠顺王转头冲焦顺冷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