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年寿诞【下】(第2/4页)

然后又一副赚到了的嘴脸,与焦顺三番五次的推让,最后才携手往大观园行去——期间几乎就是将荣宁二府的主人们视若无物一般。

莫说是贾琏见状心中酸楚嫉妒,连贾政也禁不住有些吃味。

按理说,他好歹也是贵妃的生父,却怎么这宦官竟内外不分,一味只知道讨好焦顺这个外臣?难道说焦畅卿在宫中的影响力,还能越过参知政事的贤德妃?!

他一时觉得匪夷所思,但眼前所见所闻,又似乎都在支持这个论断,这就让他更加难以接受了。

其实贾政会想不通,完全是因为信息差的缘故。

在外面人眼中,贾元春获准参知政事,那是极了不得的恩宠,但在孙公公这些之情人眼中,贾元春虽得了殊荣,但却并没有重获皇帝的宠幸,反而肉眼可见的有所排斥。

那这殊荣,又算的上什么殊荣?

反倒是焦顺,名义上虽是外臣,却隔三差五便能面圣,且每次见面都要促膝长谈,这才叫做简在帝心天子近臣!

等一行人回到大观园正殿时,酒席宴间的宾客早已经走了九成九,只余下一地杯盘狼藉——据说这天午后,荣国府后门的门槛,都差点被仓皇而逃的宾客们踢断。

那孙公公才不管殿内如何,先是抑扬顿挫的宣读了旨意,然后便向贾政道:“存周公,那二十万两银子何在?”

贾政下意识扫了眼王熙凤,旋即忙道:“就在我家府库中封存,在下这边带公公去取。”

那孙公公闻言,又转过身与焦顺殷勤攀谈了几句,敲定好吃酒的日期,这才满意的跟着贾政去了。

他们前脚刚走,王夫人便领着李纨、王熙凤、探春围拢上来,急切的追问道:“畅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突然就要把银子运去内府?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应该算是好事儿吧。”

焦顺宽慰道:“至少巡城司的人撤走了,再要进出都方便许多。”

“那我的银子呢?!”

王熙凤急道:“那可是足足二十万两!”

“这个么……”

焦顺两手一摊:“只要这银子经的起严查彻查,早晚总还是要送回来的——即便是内府,那也不能随便抢别人的东西不是?”

言外之意却是,只要这笔银子经不起严查,也就不用再惦记了。

王熙凤面色变了几变,突然伸手扯住焦顺的袖子,边往外拉扯边道:“不成,这事儿你必须跟我说清楚!”

焦顺假意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跟着她离开了大殿。

王夫人目送她二人远去,回头扫见贾琏满面怨愤的样子,忙替王熙凤和焦顺解释道:“毕竟事关重大,她一时失了体统也情有可原。”

顿了顿,又补了句:“再说畅卿与她也不是外人。”

这原是意指,焦顺曾是王熙凤的陪嫁仆人。

但落在贾琏耳朵里却是另外一层意思,本就阴沉的脸色愈发铁青。

而另一边。

焦顺跟着王熙凤到了一处僻静所在,便也干脆打开了天窗说亮话:“最近又是铺设京西铁路,又是要修电报电缆的,朝廷手头上紧,皇上手头上更紧——你这二十万,只怕……嘶~”

说着,便去撕扯焦顺的腰带,似是急于要谈一桩上亿的大买卖。

她这可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已经彻底想明白了。

自己能赚来拿十几万两银子,还不是托了焦顺的帮衬?只要先将身上的亏空补的满溢出来,银子上的亏空还怕没处找补?

……

这日傍晚。

旁听完孙公公的回禀,贾元春立刻从书桌后绕出,跪伏余地拜谢圣恩。

“你不用谢朕。”

隆源帝不假辞色的摆手道:“这次只因皇后与吴贵妃出面说情,所以朕才法外开恩的——但巡城司的人只是暂撤,若督察院查出你娘家果有涉案,朕绝不会姑息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