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此乃谎言!(第2/3页)

宝钗含糊的回了句,面上虽不显什么,实则心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因为直到现在,她也还没有决定好要不要去直面焦顺。

第一次还能说是无比失望之下的冲动报复。

若再来一次,却怕连自我宽慰的借口都不找好了。

两人各怀心思,又聊了几句之后,王熙凤便主动起身告辞。

回到东跨院后,她一度想过要按‘惯例’让贾琏招待焦顺,但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左右是不成了,又何必给被人做嫁衣?

真要是乌龟搬家憋不住了,等大太太回来自己留客就是。

但她还是随口问了句:“二爷在做什么?”

“二爷出门去了。”

正在给她揉腿的丫鬟连忙禀报道:“二爷昨儿就出门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说是有个外官新进调到了京城,特意请了二爷去吃酒。”

外官?

调到京城?

王熙凤有些莫名其妙,如今荣国府变成这副鬼样子,难道贾琏还能赚到外快?

想了一会儿不得要领,索性就没再多想,也或许就只是个八九品的小吏呢,荣国府纵然已经大不如前,安排个八九品的芝麻官儿,应该也还是可以的。

这般琢磨着,她也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

返回头再说薛宝钗。

送走了王熙凤之后,她便在客厅里默默饮茶,似乎对焦顺到访的消息全不在意。

但这副样子却急坏了莺儿,她心道莫非姑娘在宫里,又跟焦大爷闹了什么不快,若不然怎么听说他来了,会是这样的表现?

“姑娘?”

她忍不住唤了一声,刚要说些什么,却被薛宝钗抬手止住,一字一句的提醒道:“我说过,不要再擅作主张了!”

莺儿登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心下益发的为姑娘不值。

别人寄家书都是给父母妻儿,莫说丫鬟了,连对小妾也多是托妻子转告一声,宝玉倒好,给袭人写了那么厚一封信,却只给了姑娘薄薄的几页纸,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不过他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前脚刚离开京城,袭人就跳槽到了三姑娘身边,默认了要给焦大爷做陪房丫鬟。

正觉得解气呢,忽就见薛宝钗长身而起,径自走进了闺房里。

莺儿下意识要跟进去,房门却碰的一声被反锁了。

薛宝钗进到里间之后,就坐到了梳妆台前,然后从里面摸出一厚一薄两封家书。

厚的那封不用说,薛宝钗早就已经看过了,但薄的这封她却到现在也还没有拆开。

此时她将属于自己家书,端端正正摆在了梳妆台中央,瞩目半晌,才拿起剪刀裁开了封皮,轻轻从里面抽出了三页信纸。

准确的说,内容只有两页半。

当然了,因为都是蝇头小楷的缘故,若没有袭人那封信做参照对比,这也算是比较标准的家书了。

将信纸抖开,薛宝钗仿佛是在做什么重大抉择一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任由饱胀的胸口抵在梳妆台上,然后才从抬头逐字看起。

也不知该说是出乎意料,还是早在预料当中。

这封家书的内容,和宝钗最初猜测的相差仿佛,确实是在试图挽回两人之间破损的感情,通篇更是有将近一半都在自责。

只是……

宝钗在读完之后,却仿佛看到了宝玉面对着这三张信纸,如坐针毡、抓耳挠腮、长吁短叹的模样。

因为那些道歉的言语、那些自责的言语、那些试图挽回的言语,全都无一例外的透着生硬。

很显然,这封信是在甄家被抄家之后写的,而众所周知,宝玉是个‘性情中人’,至少在写诗写文章的时候极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而他顶着一脑门厌世情绪,偏要写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其中的拧巴劲儿几乎是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