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同道中人(第2/3页)

贾宝玉面露迟疑之色,说是放下、成全,可他暂时依旧不愿意再与焦顺照面。

但事关甄宝玉,他犹豫再三还是点头道:“那我明儿就去拜托焦大哥。”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不亮宝玉就赶到了紫金街,将正准备去衙门的焦顺堵了个正着。

焦顺听完他的来意,立刻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儿呢,其实史家和甄家也沾亲带故,湘云也希望我能帮他家一把,前几日我找大理寺柳少卿疏通了疏通,说是老的放不出来,未入官场的小字辈或许还能融通一二。”

顿了顿,他明知故问:“你说的这个甄宝玉可曾做过官?”

“没有、绝对没有!”

贾宝玉喜出望外,抓着焦顺的手腕激动道:“哥哥可一定要帮忙把他救出来,只要能救他出来,你让做什么都成!”

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一激动就爱胡乱许愿。

焦顺摇头笑道:“举手之劳罢了,用不着这么客套——这样吧,你不是要去探监么,我给大理寺那边儿修书一封,等见了那甄宝玉,你先把话跟他说清楚,等出来想继承家产是没指望了,往后多半也做不得官。”

“还做什么鸟官!”

宝玉脱口道:“以后他就同我在一处,有我吃的用的,就有他吃的用的!”

说完又觉得不对,忙陪笑道:“哥哥是好官,是为民做主的官,自然不是鸟官。”

“行了、行了,别给我戴高帽子。”

焦顺摆摆手,就近在门房写了一封信。

贾宝玉接过来只告一声罪,就迫不及待的打马而去。

等到了大理寺,将那封写给柳芳的信拿出来,果然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在天牢里见到了形貌憔悴的甄宝玉。

两个宝玉隔着铁栏杆对上视线,眼中都泛起了泪花来。

贾宝玉先开口:“我来迟一步,让你受苦了!”

甄宝玉立刻摇头:“这话从何说起,我们甄家老少七十余口被带到京城也有好几天了,你还是头一个来探监的——唉,往昔甄家富贵时知交遍天下,如今一朝落魄,却是再难寻见几个朋友。”

宝玉也忍不住唏嘘,因为身世背景性格脾气,甚至连同名字和外貌都有七八分相似,所以他是最能共情甄宝玉的人。

正觉心中凄凉,忽听甄宝玉笑道:“对了,你虽是头一个来探监的,却不是我在天牢里见到了第一个‘外人’——前天有个什么大和尚,被请来超度即将处斩的贪官,也不知怎么就瞧出我有慧根,隔着栏杆说了好些话。”

“你也有慧根?!”

这下贾宝玉顿时转悲为喜,欢快道:“那大和尚都跟你说什么了?!”

“也没说什么。”

甄宝玉摇头道:“就是说了些道理禅机——对了,其中有些东西倒与你先前探视我时,读给我的那首《好了歌》有些相似。”

“竟有此事?!”

贾宝玉两手抓着栏杆,激动道:“那大和尚是哪个庙的,我有时间定要去讨教讨教!”

甄宝玉再度摇头:“这他却没告诉我,只说是有缘自会再见。”

贾宝玉顿时沮丧起来,不过很快又振奋精神道:“那就等以后碰见再说——其实我这次回到京城后,也时常请一位大师指点迷津,若不是沉迷其中,也不会等到现在才来看你。”

甄宝玉听了,不由奇道:“你这次回京,不是为了你堂哥的事情么?怎么还有空去见什么大师?”

“那事儿早解决了!”

贾宝玉忽然想起焦顺的说辞,忙道:“你放心,焦大哥已经答应要替你疏通,想必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出来了!”

“焦大哥?”

甄宝玉愣了一下,旋即喜道:“你说的可是通政使焦大人?!”

“除了他还能有谁?你们家和史家不也是老亲么,如今湘云妹妹发了话,焦大哥自然是要尽一份心力的。”说完,他又怕甄宝玉想多了,于是补充道:“不过他也说了,你家中的长辈多半指望不上,也就是你这般没做过官的年轻人,还能救上一两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