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4页)

她见展昭迟疑,就以为他不愿意去找包拯,便也不强求。

“你若是不顺路的话,就算了。不过是一些衣衫银两而已,想来以包拯那样的运数,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

闻言,展昭连忙摆手道:“前辈误会了,在下方才忽然听闻包兄姓名,有些惊讶,非是不愿应承此事。”

展昭一向言出必行,说要答谢剑灵,自然就是要真心答谢,根本不会拒绝剑灵的这个合理要求。

再者,他和包拯也是好友,此时得知友人财物遗落,有可能身无分文甚至还要忍冻挨饿,顿时心生不忍。便是剑灵不提出送还行李的要求,他也会追赶过去的。

“此乃在下分内之事,如何能作为答谢之礼?细究起来,其实也是晚辈昨晚疏忽所致。当时,晚辈只想着让包兄主仆尽快离开金龙寺,便忽略了行囊包裹。”

说话间,展昭毫不犹豫地接过包拯主仆的行李,继而温声保证道:

“前辈放心,晚辈自会加紧赶路追上包兄二人。只是,此件小事着实算不得报答之举。往后前辈但有吩咐,只要不违背侠义仁心,晚辈定当全力遵从。”

剑灵矜持颔首,云淡风轻地“嗯”了一声,心里却高兴地想着,不愧是道士的后辈,果然是个非常好的贤侄。

她正要问展昭怎么不喊“湘姑姑”了,就听到远处隐约传来高低不一的呼喊声,似乎在喊“走水救火”之类的话语,同时还夹杂着时轻时重的跑动声和嚎啕咒骂声,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展昭见对面的红衣女子露出了侧耳倾听的专注表情,也跟着敛息屏气细听远方响动。但他的耳力不及剑灵的,此时只听得到近处火焰燃烧的哔哔啵啵声响和呜呜咽咽的风声,完全察觉不到任何异响,不禁又一次感叹红衣前辈的修为高深。

然而,当展昭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在面前女子随意挽起的乌黑秀发和精致妩媚的眉眼上时,心里再次升起了一股淡淡的违和之感。

他在家族的手札记载中读到过,修为深厚到一定程度的高手,只要修为不散,就能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外表,比如巨阙剑的第一任持有者。

手札中说,那位展家先祖驻颜有术,一直到去世前都保持着三十岁左右的俊雅外貌和飘逸出尘的清朗风姿。

然而,年少时的展昭并不怎么把这一段文字记载放在心上。一来是他本就对外表皮囊的好坏并不太看重,二来则是,有关那位出家做道士的先祖的记载都挺神秘玄奇读起来总给人一种夸张之感,很难令展昭完全信服。

尤其是关于那位先祖和巨阙剑之间的关系,更是玄之又玄。

手札上说,巨阙剑有灵,曾经屡次救助先祖,而先祖竟认为那剑灵喜欢读书学习。

为此,他在教授徒弟的时候,就开设了很多不必要的科目,而且授课速度非常快,让几名徒弟苦不堪言。据说其中两位读书读得头发都快要掉光了。

对了,后来就是脱发最多的那个徒弟继承了巨阙剑,但经过多年课业“压迫”,他每次见到巨阙剑都觉得头皮微凉。

可他又不能把巨阙剑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哪怕是高高供起来都不行。因为师父临终遗言交代,不得以任何形式封存巨阙剑,务必要让巨阙剑感受到阳光雨露和人间烟火,否则剑灵会寂寞的。

再后来,继承巨阙剑的那个徒弟,也就是展家另一位先祖为了保住所剩不多的头发,便将巨阙剑送到了展家族内。他的理由是族人聚居的地方比道观更加热闹,更有人间烟火气息。

至于为什么千百年后的展昭会知道这么多细节?因为展昭的直系祖先也是那些徒弟之一,后来觉得实在学成无望就还俗了,却没料到刚刚舒服自在了几年,就又得在家族里不时地见到巨阙剑,再伴着族学里的朗朗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