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3/3页)

“另外,等那个沈启堂成为我大伯父或者父亲身边的幕僚后,曹家那边想来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也会,咳咳,会更加放心让曹家大格格去沈家小住的。”

说到最后,皇贵妃的语气里透露出了淡淡的揶揄意味,惹得康熙也跟着失笑摇头。

他自然听出皇贵妃话中的隐含之意。当沈启堂不再是普通的民人,而是一跃成为佟国纲或者佟国维身边的幕僚后,哪怕他一直只领银钱不做事,可只要这个名头在,曹家人就不会轻视他的。更不会仗着地位权势就拦着沈家人和养女接触,说不定还会支持曹家长女亲近沈家夫妇呢。

等到康熙心情不错地离开承乾宫后,皇贵妃依旧不知他格外重视曹家大格格的真正原因,但她却十分清楚他的态度。

所以,哪怕她此刻已经感到疲倦不已,还是挣扎着起身招来心腹宫人,并郑重吩咐对方明日一定要尽早出宫去佟家见佟国纲。随后,病中的皇贵妃又对心腹细细叮嘱了一番见到佟国纲后的说辞。

皇贵妃之前在康熙面前同时提了佟国纲和佟国维两人,但其实已然暗中决定,要将照拂提携沈启堂之事托付给大伯父佟国纲,而不是父亲佟国维。

心思剔透聪颖的皇贵妃深知,真正能让佟家这棵大树屹立不倒并枝繁叶茂的人,是勇武耿直却不失缜密沉静的大伯父。至于她亲生父亲佟国维,虽然为人精明强干,但在眼界和心胸方面却不如大伯父,论忠心磊落也差了一线。

倘若她提出让佟国维厚待沈启堂,佟国维只会有两种反应。

一是产生疑惑并竭力打听此事是否还有隐情内幕,继而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猜想,这期间门极有可能因为行事不慎而引起康熙的不悦。二是佟国维确实信了女儿传话时给出的理由——既为了答谢曹家大格格又为了显得比宜妃做事更加周全大气。可那样一来,依照佟国维骨子里的高傲和势利,必然不会真心照拂沈家的,说不得还会弄巧成拙。

因此,在皇贵妃看来,照拂沈家之事最后还得交给待人豪爽且粗中有细的佟国纲来处理。

“主子,您身子要紧,何必这样强撑着。”

皇贵妃身边的嬷嬷一脸心疼地望着自家主子愈加苍白的面色,见她还要去桌案旁亲笔书信一封,不由得紧张地轻声劝道:

“此事又不急于一时,您明日用过早膳后,养足了精神再写信也不迟呀。”

闻言,皇贵妃无奈地摇了摇头,只敷衍了一句她心中有事夜间门就睡不安稳,便一边咳嗽着一边扶着宫女去了外间门。

嬷嬷见状,也不敢继续深劝,毕竟皇贵妃此举和万岁爷交代之事有关,万万没有一再阻拦的道理。

况且,她还是比较了解皇贵妃的脾气的,知道这位娘娘心里念着挂着的都是万岁爷。这些年以来,只要是那位的吩咐或者打算,皇贵妃都是顶顶重视的,并且一定会竭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