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3页)

只是,这刘记者的下一句话就让张栋成拧起了眉头:“苏凉的事情?当然,确实是有苏凉这样一位试训选手,他的试训资格也是林指导他特批的……是是是,他本人确实是说自己是花滑转项目到短道速滑的,但刘记啊,我跟你说实话,那些说苏凉实力不行的,那都是假的,苏凉的500米和1500米是确实跟沐远笙还有孙睿翔队内对抗过,他差点儿赢了沐远笙的事和他赢了孙睿翔,这都是大实话。”

张栋成没想到这事情把刘大记者都给引来了,于是赶忙跟刘记者解释了一通——像是刘记者这样的大记者,对项目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舆论口子,可不能任由刘记者那里听着谣言的版本就往外写,到时候这事情要是一登报,才是真的难以解释。

刘记者,也就是刘耀武在电话那头笑着道:“行,说实话,我还真对这位苏凉选手的情况感兴趣,张领队,要不您看这样,我现在距离冬训中心不远,我亲自来冬训中心采访一趟苏凉同学,也想亲自采访一下沐远笙和孙睿翔这几位队员——刚好也做一篇新周期国家队试训队员集结的新闻稿,您看怎么样?”

张栋成松了口气,虽然刘耀武看起来还是不太相信,但是他愿意亲自来采访确认事实那就行,于是他赶忙道:“当然好,冬训中心和我们速滑馆的位置您都熟悉,您直接来就行了,我和林指导在队里等您亲自来看看。”

挂断了和刘耀武的电话,张栋成直接赶到了林国斌的办公室,把刘耀武要来采访的事情给解释了一遍。

林国斌原本正在和教练组讨论新周期的训练方阵,听到张栋成的话,他倒是显得很平静:“没事,小刘是个求实求真的好记者,我信得过他,他既然要来,让他好好看看咱们短道速滑队的风貌也是好的,至于苏凉的事情,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做亏心事,小刘也不会瞎编乱报。”

***

作为国内少有的转跑冰雪项目口子的记者,刘耀武对于冬训中心那确实是已经熟到不能再熟悉了。

拿着冬运中心给他特批的通行证,他进了冬训中心一路沿着大路往短道速滑的陆训馆方向走了去。

其实关于短道速滑队苏凉的这个事情,刘耀武昨天就已经收到了许多消息,但他作为记者的职业本能,从来不是听风就是雨,他在知道了有这么件事之后,先通过自己的资源,将国内的青少年选手数据都筛了一遍,但不论是短道速滑还是花滑,只要是由国内冰协正规举办的赛事名单上,都没有见到过苏凉这个名字。

这才让他终于觉得稀奇了起来。

刘耀武是相信林国斌的,他相信这个国家队的功勋教练不会胡乱拍板,那这苏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边这样想着,刘耀武一边终于走到了短道速滑队的陆训馆外。

“林指导、张领队。”

刘耀武跟林国斌两人握了握手,双方都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起进了陆训馆里。

今天的陆训馆挺热闹,因为短道速滑这里又新来了5个试训选手,花滑队的青年组选手也到位了,正在进行简单的体能调试,于是偌大的陆训馆里看起来人气就挺足。

苏凉这会儿已经完成了他的全部训练,正在训练后的放松拉伸调整。

孙睿翔的训练也结束了,不过他没有太多训练后放松调整的概念,这会儿正摊平在地上,累得像条死狗。

苏凉看着孙睿翔这模样,拧了下眉,蹲到孙睿翔边上,拍了拍他:“起来,拉伸,放松按摩恢复肌肉。”

“嗷,老大,不用了吧?我再瘫会儿……休息休息,一会儿就恢复好啦!”

苏凉听着孙睿翔的回答,表情不太愉快——这其实是这个时期许多人、甚至是专业运动员的想法,在训练时缺乏针对性,在训练后缺乏恢复调整身体的意识与步骤,长此以往,往往会极大地损害运动员原本的运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