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5页)

想到这里,再看看回放画面中虽然占位上好像显得并不是很积极,实际上却又并没有刻意退让的苏凉。

廖雨薇和林方正这才面面相觑——好家伙,苏凉一开始那副意外占位领滑的样子,难道居然还是演的?

可是他演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在1500米阶段的起跑占位领滑又是为的什么?

回顾那一场的比赛,正常比赛有几个关键阶段,第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乔纳斯和本田良平的相继反超,他们俩的行动直接打破了当时赛场上维持的平静假象,而在乔纳斯两人开始领滑后,塞缪尔和马特奥才相继开始了他们的超越行动。

廖林两人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这几个阶段的关键因素——控速与变速。

开场阶段苏凉领滑之后,他就将全场的圈速压在了一个极低的状态中,在这种低速滑行中,后方选手如果要超越,就只能拉外道超越,但是拉外道大圈超越对于体能上的消耗是相对较大的,在前几圈的滑行过程中并没有这样的必要。

所以苏凉其实在前几圈的控速中,也变相地控制了场上选手的战术选择,同时因为前期控速圈速较低,再加上苏凉的自身滑行特点,都决定了他在前期的领滑并没有对他的体能造成太大的消耗。

而在本田良平和乔纳斯选择超越,而领滑人变为乔纳斯之后,比赛已经进入了中段以后,比赛的单圈滑行速度提升,乔纳斯两人的滑行速度明显要比苏凉领滑时更快,也给了后方的塞缪尔拉开距离加速超越的准备机会。

这一系列像是巧合一样的情况逐一浮现在了廖雨薇和林方正的眼前,在重新用战术选择的眼光去回顾这一切之后,所谓的‘被迫意外占据了小组第一’的说辞,感觉就没有那么能够站得住脚了。

***

解说席上的林方正和廖雨薇在讨论苏凉预赛中的表现究竟是不是‘意外’,华国队的教练休息室里,避开了正在休息的苏凉和尚飞,裴景和蒋一波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苏凉的这个起跑占位选择究竟是不是‘恰逢其会’?

一开始他们都认为是的,但是这会儿在赛后的简单复盘中,他们却也像是廖雨薇和林方正一样,觉得不确定了起来。

裴景想到这里,都不由自主地感慨:“这种对战术的即时把控和敏锐性,真的很难想到小凉他还只是一个刚刚参加第二场正式比赛的选手。”

有很多选手,滑商确实也很出众,但是滑商出众并不代表一开始就能把握住。

有的选手滑商出众,但是心态不稳,即使在比赛中能够看得到机会,也很难稳定心态把握住那种一闪而逝的机会。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刚刚才开始参加各类比赛的选手,这种选手很容易因为比赛中的追逐而失去理智,往往被人一超越,脑子里能够想到的就是‘我得再重新超越回来’,哪怕滑商再高,在那一刻也会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种其实是大部分选手在职业比赛生涯初期常常都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有很多时候,各个队伍派遣选手尽可能多地去参加比赛,为的就是缓解选手在比赛初期的这种紧张感,以求让选手能够在比赛中放松心态,正常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远的不说,近的就说预赛时状态失常的叶开承,也是心态受到比赛影响的典型案例。

裴景他们因为苏凉在国家队内,以及在全国联赛上的表现,其实已经对苏凉有可能的发挥提前做了更高期待值的准备了,可在刚刚的比赛结束重新复盘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发现,苏凉的表现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想到这里,裴景一脸复杂地看向蒋一波:“我说小蒋,你儿子真没参加过比赛吗?”

这表现,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比赛经验丰富又有顶级滑商的选手才能够做出来的选择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