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廖雨薇听到林方正这句话,也笑了起来:“林老师您就这么肯定苏凉下午能赢?”

林方正笑道:“决赛嘛不好说,但是半决赛嘛,经过中午这段时间的休息回复,半决赛的时候苏凉的状态应该不错,跟他同组的半决赛选手,我看少不得要让一个晋级位出来了。”

廖雨薇听到这里也认同地点了点头,其实她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说得没有林方正这么直白罢了。

“从第一次看见苏凉这名字,到现在也不过半年的时间而已,真没想到这小孩儿这么快就要成为国内的小魔王了。”

廖雨薇和林方正第一次解说苏凉的比赛,就是夏训期前的那场南韩练习邀请赛,当时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苏凉这小孩儿,那时候还只是觉得苏凉的1500米确实有天赋有能力,但是当时还是抱着‘这是一个潜力新星’的想法。

而潜力新星嘛……

竞技体育项目里,每年冒出来的潜力新星其实还真不少,这特指那种在一两场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青少年选手。

可是一两场比赛表现出色,不代表以后就能够有稳定出色的表现。

在一个体育项目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那些在某一两个场次表现出色的选手,随着发育成长过程中的训练不当,或者单纯是较早发育所以潜力提前透支,所以随着逐渐的成长,并没有继续惊艳世人,而是泯然于众人。

所以从青少年阶段就傲视群雄,一直到成年之后还继续站在顶峰傲世天下的那种天才,其实真的是少之又少的。

在看到一个表现出色的青少年选手时,项目粉丝通常先是快乐地吹一波,在吹完了之后,也会有那么几个人过来泼冷水——还早呢,鬼知道过一两个赛季还能不能看到人影。

这种冷水,无情但真实。

廖雨薇和林方正当时也简单地聊过苏凉,不过他们当时一致的看法是,苏凉能不能真的滑出来,得看未来三年的成绩才行。

哪里想到,才区区半年时间呢,苏凉就已经有了这样一股‘小魔王’的势头。

他们上午的解说结束之后,在后场碰见了几个挺熟悉的选手,其中就有个石文辉,在那里哭丧着脸,说下午要和‘小魔王’对上了。

当时廖雨薇和林方正就感慨,苏凉的名字,是真的立起来了。

能够给同场的对手震慑力,让同场的对手都想避其锋芒的,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手能够做得到的事情。

不过也能理解,别的那些起伏不定的选手,多是全靠身体天赋,而苏凉不同,苏凉更可怕的是他的这个脑子。

起初众人还只是觉得苏凉战术执行能力出色,现在则都已经知道了,何止是战术执行能力的问题呢?

人家那个脑子,说句夸张的——本届全锦赛的选手,所有脑子加起来抵不过他一个。

廖雨薇和林方正正聊着呢,廖雨薇随手刷新了一下她的博客,底下就已经有了不少的留言评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还挺眼熟——就是上午和苏凉同场比赛的蔡文彬。

蔡文彬:【廖老师分析得很对,我看到有冰迷朋友们怀疑,我这里贡献一个第一手消息吧(苦笑),上午的比赛结束之后,我在等最终成绩的时候问了下苏凉,我问他是不是特地选择在我难以变刃变线的时候进行超越的,他说是。

他在前面几圈的滑行过程中,已经观察好了我的滑行习惯和缺点,也注意到了前方沐远笙和池济阳两位的超越混战,他就是专门挑了那么一个时机超越的,不是巧合。

我和池济阳在赛后也简单复盘了一下,苏凉当时的那个路线也不仅观察了我们俩,包括沐远笙的滑行轨迹也在他的视线内,他当时完全有超越沐远笙的余力,不过他们师兄弟两个要打配合,所以他特地没有超越,而是选择了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