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陈问自然注意到了苏凉这个回头和扶眼镜的动作,但是他此刻也只能在心里苦笑,同时也做好了准备,进入第五圈之后他也必须要开始向着苏凉的领滑位发起进攻了!

只是在这之前,他需要先稳住来自后方的压力。

尚飞和石文辉两人都不是好对付的对手,尚飞作为一个1500米距离的好手,在体能储备上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在直道上的滑行速度和效率有所欠缺,这让他在起速超越对手时比较难以找到适合的机会。

而且因为曾经受过伤的原因,又有他在1500米上的体能分配习惯,让尚飞在滑行时仍旧还是下意识地趋于保守,试图从内道上找到一个较为合适安全的时机对陈问进行超越,暂时没有选择从外道超越的策略。

而石文辉比起尚飞则要更加果断一些,他知道跟今天赛场上的这三个对手相比,他的技术和体能还有个人素质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既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那么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咬牙硬拼了!

在尚飞选择了内道的同时,陈问也更倾向于到内道封锁尚飞,石文辉则趁这个时机直接拉外道先越过了内道在他前方的尚飞,来到了陈问的外侧。

他试图找到一个再超到陈问前方的机会,但是别看他现在在外道上只落后于陈问半个身位,看似已经非常接近了,但是石文辉的速度也基本到了他的极限,他想要再加速对陈问进行超越,只能尝试脚下加刀。

可是加刀两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对选手的技术、体能都有要求。

换个相对通俗点的比喻就是,假设你在单车骑行时,你已经稳定在高速的骑行速度下,在这种高速下,你又要加快蹬脚踏板的频率提速——这不仅要看你能不能控制住提速之后的速度,而且你在这种高速的情况下,你还有没有加快蹬踩踏板的体能和能力?提升了速度之后你能顺利在提速之后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你的超越目标吗?

石文辉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他已经不太能加得动刀了,而在他的速度极限下,他想要超越陈问,又多少还缺一点——这对石文辉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他本身就在外道滑行,在尝试强行超越,如果无法顺利超越,当他的体能下滑无法维持这个告诉的滑行时,等待他的就是彻底失去机会。

石文辉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对陈问逼得很近。

赛场上一度出现了陈问锁住内道,石文辉在外道尝试等待超越机会、尚飞在内道等待机会的场面。

而在进入第五圈的比赛之后,已经给苏凉护滑了半程的陈问不再犹豫,果断地开始准备提速对前方的苏凉进行超越。

此时苏凉与陈问之间已经有小半个弯道的距离了,陈问不再犹疑,开始加刀提速向前滑行,而石文辉在察觉到陈问的提速之后,知道自己暂时没有超越陈问的机会了,于是果断地在陈问提速之后,切入内道,阻挡住了后方尚飞的超越路线!

赛场上的选手阵型终于从苏凉一人领滑,后方陈问三人跟滑的状态,变成了苏凉领滑,陈问在后方尝试寻找超越的时机,而石文辉与尚飞两人在后方跟滑的状态。

前后各两人,而后方的石文辉虽然也已经变道到内道并提速,但是与前方的苏凉、陈问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比赛又一次进入了短暂的僵持,当前进入到了第六圈赛程,马上就要进入到最后三圈的关键时机,于是这一次的僵持只是极其短暂的一圈平静的对峙,在进入到最后三圈的阶段后,石文辉再一次尝试起速想要向前超越,尚飞此时也同样动了起来。

前方的陈问也在不断地寻找着苏凉身上的漏洞,想要从苏凉的滑行中找到超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