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2/3页)

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哪怕是像他这样成名已久的运动员,也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一场比赛而产生新的体悟。

至于南韩的李在亨?

事实上,在上次的加拿大分站赛决赛时,李在亨并没有意识到当时苏凉的加速给他带去的‘机会暗示’背后所隐藏的那些目的。

直到后来返回南韩复盘比赛时,他才发现,最终他和李正泰会碰撞在一起,竟然是这个华国队的年轻选手精心计算得出来的结果。

他一惯自诩自己的技术出众,对于现场时机的把握也足够出色,唯一的弱点大约就是在领先的时刻抗压能力稍弱,很难完好地守住自己的领滑优势。

但在跟滑时抓住机会超越,这几乎已经是他的本能了。

可他仍旧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本能,居然会在比赛之中被华国队的这个年轻选手设计并利用。

可怕的赛场掌控者。

在那次加拿大分站赛的比赛之后,李在亨找了一切他所能找到的苏凉赛事视频进行研究,但可惜苏凉实在是太年轻了,特别是他出现在国际赛场上的时间还是太短,以至于可以搜寻得到的资料太过有限。

即便他已经托遍了所有人脉,所能找到的还是只有几次世界杯分站赛以及世青赛的比赛视频。

而在这些有限的视频里,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基础扎实到丝毫不逊于南韩选手的华国天才,同时他在比赛之中的每一次细节处理都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哪怕到了现在也才16岁的年轻选手,他在赛场上对战术的处理却老练得仿佛整整16年的人生都是在冰面上度过一般。

他意图从所有比赛之中复盘总结出苏凉的个人风格和偏好,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没有风格’。

当你认为他更擅长内道超越时,下一场比赛他就开始凭借体能和强大的冰感与滑行效率从外道上开始对对手的连续超越,当你习惯了他在外道上对对手连续超越时,你却发现他又从内道连续越过了阻碍他的对手。

天马行空的路线选择。

甚至是李在亨在第一次从旁观视角观看比赛时,站在上帝视角都没能意识到的机会,那个家伙却能够在冰面上轻松地做出准确的时机判断和选择。

在看完苏凉所有比赛的录像资料之后,李在亨甚至辗转联系到了已经转国籍的崔昌熙,对他说了一句‘你输得不冤’。

因为世青赛输给苏凉,也因为归化事件,崔昌熙在南韩国内几乎已经与国家队方面断绝联系。

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身为国家队前辈的李在亨辗转找到他,会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但他明白,李在亨在南韩国家队内的地位与境遇与他大不相同,李在亨实际上出身南韩的豪门家族,同时家族中有嫡系的亲属在南韩冰协高层,这样的家族势力让李在亨可以在南韩的短道速滑队伍中自由放肆的参赛而不需要考虑其它的阴司。

这也让李在亨在南韩的一众选手中,显得性格难能可贵了些。

总之,李在亨在辗转要到崔昌熙的联系方式后,只跟他进行了这样一段简单的对话,就挂断了电话。

而这一次,当李在亨在半决赛的赛场上再次与苏凉碰面时,远在加拿大,已经接受了加拿大队规划邀请的崔昌熙同样正开着电视,和他的队友孙志元一起,观看起了这一场同时涵盖了李在亨、塞缪尔亚当斯与苏凉在内的半决赛赛事。

“这个华国队的大魔王,竟然已经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坐在崔昌熙于加拿大家中的沙发上,孙志元看着直播画面中的苏凉,没忍住摇头感慨。

这个当初在世青赛上给他们带来连续不断的冲击的家伙,如今甚至给他们南韩男子1500米三巨头之一的李在亨也带去了同样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