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3/5页)

咱们小凉少爷就不一样了,我观察了很久,包括国家队内的一些相关人士在采访之类的时候给出的评价,都是说苏凉的技术基础打得特别牢靠,在技术扎实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体能都快耗尽的情况下,仍旧保持技术动作的不变形。

而稳定的技术、扎实的基础、出众的天赋,这些都是让苏凉能够在如今的比赛中施展出绝佳战术的基本保障。】

这一点,别说冰迷了,就是潜伏在论坛里的梁华生在看到之后,都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

没错!

苏凉就是这一点特别地好!

有的天才选手吧,仗着自己的天赋好,训练半小时能顶别人训练两三小时的效果,因此就疏忽了自己的训练。

殊不知全世界那么多的天才呢!

就不说别的了,实际上能够到被选入国家队的程度,这都已经是超越了全国范围内不知道多少人的天赋程度了。

可天赋归天赋,你不好好训练,那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

别人天赋程度或许不如你好,但人家够勤快啊,你一天训练一两个小时,人家咬牙切齿地一天埋头训练八九个小时——别说什么科学训练劳逸结合了,国家队的教练组也不是没远见的,真能把你练到残。

总之人家用勤奋来弥补天赋上的一点缺失,如果是一个懒惰的天才,那你真能比那些人最终要强吗?

反正别的不说,就看南韩那些小棒子们吧。

作为短道速滑队的兄弟项目,梁华生当初可是听隔壁林国斌谈过不少南韩凶残至极的训练和筛选方式的。

那些小棒子才是真的把人往死里练,根本不管你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不管你被严重压榨之后运动生涯能保持多久。

可就那些小棒子吧,还真就是硬凭着这种死脑子的训练方式,练出了一代代成绩稳定而且技术一流的选手。

而如今的苏凉,则是一个在训练上投入认真全力以赴,将技术上钻研精炼到让人无话可谈的选手。

每每想到这里,梁华生都会想起苏凉在花滑这个项目上的滑行能力——那种在花滑冰迷们严重如脚踩黄油般丝滑的滑行感受,除了天赋之外,毫无疑问也是通过经年苦练才能够得以练成的。

花滑这个项目讲究的就是童子功,没有从小到大的辛苦训练,就不可能有后来冰面上的精彩绽放。

只要想想苏凉在转项目多时并且身体已经开始进入发育关的情况下,还能凭借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从而在华国杯的GALA秀上给出那种程度的精彩表演,从这就能知道,苏凉当年打下的基础有多么地扎实牢靠。

而花滑的滑行训练枯燥,难道短道速滑的滑行训练还能不枯燥?

都是一样的道理,他苏凉能在花滑项目上扎根苦练出那样的坚实基础,在转项目到他更钟情的短道速滑项目后,就没道理还会反而变得懒惰。

人人都说苏凉是短道速滑的天降紫微星,但这颗紫微星也必然是在万般的磨砺之下,才能成长到如今的。

这般感慨之下,梁华生也手指飞速在键盘上敲击,然后在楼中回复了自己的想法,而在他的回复发出之后,也迅速地得到了绝大部分冰迷的同意。

可不是吗?

看苏凉滑行的那种赏心悦目和超低重心状态下仍旧能够保持舒展的肢体,光看这些就能知道,苏凉究竟为此要付出多少的辛勤训练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准!

千般万般的感慨还在继续,可忽然就有人对着梁华生的论坛ID‘凉风有信’发出了疑问——

78L:【等等,凉风有信,我没记错的话,这个ID背后是梁华生吧?!好家伙,梁华生,你不想着怎么挖隔壁短道速滑队的墙角,还跑到短道速滑版块这儿来‘资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