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2/5页)

在林国斌说这句话时,他的视线扫向了在场的每一个教练,没有人敢跟他说半个不字。

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基础人才的遴选确实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关系不大,但是却与整个项目的利益息息相关。

***

当李云龙带着苏凉提供的笔记回到教练组办公室时,还在办公室里的教练们听说之后,纷纷传阅了苏凉送来的这些笔记内容。

在看完苏凉虽然有些急促记录,但仍旧条理清晰的优缺点罗列后,这些都去现场听过苏凉当场喷人的教练们,算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了。

“在那样的高强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居然还有余力记录这些选手的个人细节。”

“如果不是他年纪太小,我看林指导都恨不得要将他弄来国家队当教练了。”

“那确实,说实话如果不是他年纪确实太小……你看有些项目的一哥一姐兼当队内的教练带—带后面的小队员,这种事情多得很。”

“害,那不是那些—哥一姐都年纪不小了吗?就你看咱们国家队吧,就别说国家队了,就把国青队都算上,苏凉的年纪也是最小的—个。真让他带后面的选手,看着也实在不像话,接下来正是上升期呢,等他稳住了,说不准下个赛季再拿个世锦赛的金牌回来呢?”

“哈哈,怎么就想着下个赛季?这个赛季的世锦赛他妥妥儿在大名单上了吧?”

“那肯定的,就苏凉现在这个实力,也就是在接力赛上怕影响到队友,至于个人单项,少了谁也不能少他啊!”

“不过不能少是不能少,要说今年世锦赛夺牌的话我信,多金的话……”

“你也不是不知道,虽然世界杯也是国际赛事,但世界杯和世锦赛还有冬奥这样的顶尖赛事来比较,等级差距还是很不小的,世界杯上或许能有一两个选手爆种,但是选手们在世界杯上往往不会真的拼到竭尽全力那种—一就之前加拿大站那次来说吧,如果当时的1500米是世锦赛的决赛,那哪怕觉得没希望了,塞缪尔亚当斯也不会真的就放弃冲刺。”

周围的其他教练组成员听到这里,确实也点了点头。

他们有不少都是从地方被抽调到国家队的。

在地方队伍的时候,他们都知道各自队伍里的选手是个什么心态一一平时的小比赛嘛,有—些选手就抱着混混的心理随便比比就好,毕竟这跟他们全年的积分无关,真正与全年积分有关也关系着个人未来成就和待遇的赛事,那就是咬着牙都要往下拼。

国内赛选手们是这样的态度,其实把它套用到国际赛事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哪怕苏凉在世界杯上已经有了连续创造好成绩的能力,可世界杯和世锦赛又是两码事儿。

上个赛季的时候,苏凉根本没有参加过世锦赛,哪怕是这个赛季刚开始时,他们也知道裴景对于苏凉的赛季规划中,最重要的赛事落点也是放在此次的世青赛而已——而对于其他顶尖的短道速滑选手来说,他们早就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赛季最高目标实际上应当就是赛季末的世锦赛。

所以对于其他的这些选手来说,他们会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周期调整到世锦赛期间爆发。

而裴景给苏凉的安排则应当是在世青赛这个周期前后才是苏凉的最好状态爆发周期。

这个赛季的世青赛是在2004年1月9日,而世锦赛则是在04年的3月19日。

两场赛事中间隔了有两个月零10天的时间。

当然,不是说裴景不能现在再针对苏凉的竞技状态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但问题在于,其他选手的这种竞技状态调节,是以一整个赛季作为一个大周期进行的安排和调整,苏凉现在临时调整,最终爆发的状态一定会与其他选手之间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