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糟了,我成替身了(第2/4页)

只要来的客人同行超过一位,那他们基本上都必点一道麻婆豆腐,然后再点两道菜。

很多时候麻婆豆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搭配的而已,就像在点外卖的时候也会随手在店铺里添加一些一块或者是几毛钱的小吃。

虽然说现在麻婆豆腐的价格还是卖一份亏七八块钱,但陈年也从这些钱当中赚取到了足够的眼球,这一份麻婆豆腐亏八块,但只要客人再额外点一道菜,这个钱就可以赚回来。

有一些熟客经常来这边吃,也不能天天都点麻婆豆腐,就算再好吃,整天这么吃也受不了。

而且陈年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将麻婆豆腐卖到一块钱这个决定,如果自己不这样做,就算饭店的味道再好吃,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在这条街道上有名气一些的四川饭馆。

绝不可能做到如此规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是不假,但那也是分酒的。

你的酒能做出区别于别人的味道,还能让同行学不来那才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可开饭店不一样,你就算做的好吃又能如何?

顶多能吸引一些附近的人。

可别人家宣传做的飞起,团购卖的飞起,在这样信息化的时代,别人的曝光率更高,就是比你的饭店流量要大,比你饭店的生意要好。

而陈年不想这样,所以他的一元麻婆豆腐只是一种变相的营销而已。

一块钱卖的麻婆豆腐,可以引起人们的争议,虽然肯定会有人觉得不合胃口,但终究是普通人居多,觉得好吃的人多了,他们自然会对外进行宣传,这么好的一个噱头,就算是自己不用花钱也不愁有人会帮自己进行传播。

至于曾经也有人向自己提议说你做成每周一道特价菜,或者是每出一道新品前五百份或者一千份都只卖一块钱,用来冲量和吸引顾客。

陈年听到这里只是摇了摇头。

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来做,那红红饭店依旧只会泯然众店矣。

或许在几年后没有人会记得自己当初经常在一家每周都有打折菜品的饭店吃过,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他们去过一家麻婆豆腐无论何时都是只卖一块钱的饭店。

这是知名度的效应。

按照第二种方法来做就更行不通了,顾客在吃过便宜的之后再去吃贵的就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亏了的心理。

我之前花了一块钱吃这道菜,凭什么这次我要花十几块?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没有遇到过一块钱就能吃新菜的阶段也会觉得凭什么别人可以花一块吃,我就得花十几块吃?

虽然这十几块钱对于这道菜来说本身就不贵,可怕的就是对比,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且那样做只会亏得更多。

晚上的时候陈年大概计算了一下,今天一天的利润就有三四千。

而且这还只是开业的第一天而已。

当然也是因为大家今天过来点梅菜扣肉的居多。

过后的话,陈年觉得一天能赚五千块就差不多了。

当然那样的话就得是人员爆满的情况下。

不过陈年觉得这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每个月给员工们多开一些工资算不了什么。

到了晚上,随着客人越来越少,众人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之后便陆续下班回家去了,冯红红本想和儿子一起回家,但陈年却摆了摆手:“妈,你先回去吧,我还想在店里研究一下新菜。”

“行,那你一个人在这边注意安全,也不要回去太晚了。”冯红红叮嘱道。

“行了妈,我知道了。”

当冯红红回家之后陈年便开始思考自己到时候去比赛的时候要做一道什么样的菜。

赛程上面说,到时候比赛所要用到的食材必须得是现场有的,而且菜系必须得是淮阳菜,所以陈年必须要在这上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