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3页)

张掌柜又寒暄了几句,然后才沉吟着问道:“唔,这个话本你后面想怎么写?”

傅文钰明白张掌柜这个古代编辑是担忧他后续会崩剧情,于是坐直了身子,详细解释道:“如今我已写完了第一部 分,第二部分则是王富贵不慎杀人……”

他将大纲里面的王富贵杀人、王家大乱、张嬷嬷献计、张狗剩到王家、王员外起疑心、调查真相、双方对峙、滴血认亲等情节大致说了一下。

傅文钰写这篇话本,并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结合了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真假少爷’这个梗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创作。如此一来话本不但有新意,还没有违背社会认知,属于合理又好看的范畴。

至于话本的结局,当然是惩恶扬善。

包括王富贵在内的张家人罪有应得,杀了人的王富贵更是被拉到菜市场斩首,而常行善事的王员外也认回了自己的亲儿子。

最后,傅文钰还符合时代特色地安排了改名为王一善的张狗剩经过多年苦读后考中了状元,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大清官。

这也算是他的私心吧,希望世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张掌柜对这个结局没有意见,但他又道:“我听文钰你的打算,后头怕还有七八万余字,可如此一来,这话本就太长了啊。”

傅文钰愣住了,摆出了倾听的架势。

然后他就从张掌柜的口中得知,如今市面上的话本,都是三五万字,装订成集便是一本书的厚度。他刚刚翻看的那本《樵夫》就属于这种类型,一共四万余字。

这样的话本价格不高,方便人购买,而且因为字数少,刻印的总体成本也比较低,书坊能够快速回本。

但按照傅文钰这本《真假少爷》的长度,全部写完后怕不得印上三四本,可这样一来整套书就要超过一百文了。识字的人许多能舍得花上几十文买一本话本,但很少能花一两百文买一套的,所以话本太长反而难卖。

张掌柜想说要不贤侄你写短一些,可转念一想傅文钰写的这本,若是太短那故事就说不完了,毕竟他用的都是大白话。

因此他便为难起来。

傅文钰还真没想到问题能出在写得太长上。

十万字的文长吗?

不长啊!

给他一台电脑,一周就能写完十万字。而且十万字的短篇发出去,保准读者都在喊他短短,没有一个会嫌长。

十万字,这已经是他考虑到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压缩又压缩之后的结果了,不然就这个故事,他能再加些内容,写到三十万字!

因此两人面面相觑起来。

难道要砍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