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十百千计划(第2/4页)

想了一会儿,老师突然回过味来:“等会,这些都不重要……你真的发了一篇Nature的子刊是吗……这不可能啊!这太离谱了!这种论文,没有顶尖团队和大量经费,怎么可能做的出来呢?不说别的,就是一些……你这文章,Reviewer有谁?返修了几次?”

“老师,只是子刊……”陆令不由得提醒道,“返修了两次,这次的内容有个好处,就是沾了LSD的光,好几位Reviewer都非常有兴趣,毕竟这个东西的作用机制至今没有定论,致死量都没有。而我们在蒙省办的案子里,有一位老妇人,就是LSD致死。这个是可以公开的,我们单位的法医也发了刊物,估计也能上国内的一流刊物,以后不可避免的会被引用很多次。”

“你还想上正刊不成?”导师瞪了陆令一眼,“你要是能上正刊……咳咳……如果哪天你要投稿,你一定提前跟我说……我这边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些实验资源也多,学生也多,科研资金也足……”

导师就差没把“给我挂个名”说出来了。

这也由不得导师激动,那可是Nature啊!

你要说Nature难不难?对天才来说,似乎并不难,比如说那位1996年出生在蓉城的曹原,25岁就获得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手握8篇Nature正刊和1篇Science正刊,有两次连续上刊的记录,直接杀疯了。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难疯了才是真的。

一篇Nature在手,陆令可能现在就能回校当特聘教授。甚至可以跟导师说:“我觉得你做我导师不合适,不如你给我搭把手,以后我带你飞如何?”

嗯,导师大概率会同意。

当然,这些都不能客观形容NS(Nature和Science)的难度。

有多难呢?即便你是国内某个领域的顶尖大佬(诸如院士),你想在热门领域发一篇NS,难度都能拉满!

研究、讨论、评审、发表,会遇到层层阻力和同行业各种打压,即便你在月球上发现生命了,都可能过不了。

还有可能收到“这个研究结果太好,不可能是真的,不推荐发表”的拒绝信。

圈子和人脉等等都非常非常重要。NS的位置就那么多,全球的顶级科学家都要抢,每发一篇都不知道能多要来多少经费,这里面的博弈非常极端。

有人说,是不是关系硬就行?那也几乎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不是NS自己的编辑去审核的,都是全球去找行业内最顶尖的(包括中国)研究者去审核,这都是赌上很多人的荣誉的。

科研有时候运气比较重要,都是顶尖大佬的前提下,除了某些领域确有领军人物,其他的大部分都得承认运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顶尖大佬之间一般互相都不服气,所以能刊登NS,那实力也没得说。

还有,有人说是不是和别的大佬要个二作挂名比较好?

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你会变得德不配位,同行业内都知道你什么水平,打压你再正常不过,你去审批基础经费可能都过不了。

因此,导师对于陆令能发Nature子刊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震惊了,而是怀疑陆令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渠道……

不是可能,而是必然。这东西凭运气是不可能的!难道陆令真有啥渠道?

“我确实感觉到很多东西专业性力不从心,以后还得多跟您请教。”陆令道,“以后如果您有时间,您一定要给我掌掌眼。”

年过半百的导师立刻感觉容光焕发,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一般:“好,没问题,有任何需要,随时和老师说。如果有些实验不方便开展,我回头多派几个学生去辽省一趟,让他们跟你好好学学……也不需要这种顶刊,只要能有一篇一区文章……”

“啊?这不好吧……”陆令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