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看破真相(第3/8页)

听听,这说的什么话,这闺女对娘可真好,都讲究起掺和精米软点对牙口好了。

周家三嫂子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

不过这是好事啊,煮饭掺多点精米,那饭煮出来可是一家子一起吃的。

对大家牙口都好。

见竹篓空了,周大嫂:“那小姑你和娘先说会话,我把肉包子拿回厨房放着。”

周二嫂:“我也把这些精米拿回厨房放着。”

周三嫂脑子一动说:“我去村里喊大壮他们回来,小姑来了他们肯定想见见你。”

说完转身就走。

周大嫂和周二嫂看不惯她这样,两人进了厨房。

一个把肉包子放锅里,盆子待会小姑要拿回去的;

一个把精米放到小点的瓦瓷缸里,里头也有半缸精米,是前段时间分的。

五斤精米倒进去,顿时整个瓦瓷缸有六成满了。

她们俩嫁过来早,彼此之间虽然有摩擦闲话,但周三嫂是后来嫁进来的,之前像小姑的事也不和她们一条线,惯会装好人。

所以她们俩关系要比和周三嫂的好。

这会先吐槽了下刚才周三嫂的讨好行为。

又说起这肉包子和五斤精米。

再联想之前那些事,周二嫂心里有个大胆想法,这会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你说,娘之前对小姑那么好,供着读到高中毕业不让上工不喊干活的,是不是就想着让小姑嫁个好男人,之后念着娘家补贴娘家?”

周大嫂隐约也有这种感觉:“要不是小姑高中毕业有文化林家人哪里能看得上,听说我们这姑爷在部队里都是当官的呢。”

“我就说哪有人放着儿子孙子不疼,光顾着疼闺女的。娘对小姑越好,小姑就越惦记着娘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娘家。”

“娘天天说让孩子他爹和孩子记着小姑的好,这心里念着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跟做假的可不一样,小姑看着才会信,才会更加惦记着往娘家扒拉点好东西。”

两人越说越觉得,自己看透了厉害婆婆这么多年偏疼闺女的真相。

所以平时看似嫌弃大房二房三房,只捧着小姑,都是专门做给小姑看的。

这些年婆婆的偏心眼原来都是有原因的。

周大嫂:“我们得配合着娘,对小姑好点。”

周二嫂:“对,我们对小姑越好,小姑就会越发惦记着娘家。”

而此时,被看透“真相”的婆婆,也就是周母把闺女拉进房间,房门关上,确保外面儿媳妇听不见后,才敞开话来说闺女。

“小梦你拿那肉包子和精米回来做什么?娘有的吃,那些小兔崽子饿不死就行了,哪里来的福气吃这些白面肉包啊。”

“你拿肉包子回来时你婆婆什么反应?没生气吧?该不会这包包子的富强粉和肉都是你帮忙买的吧?还有这五斤精米,该不会也是你买的吧?”

知女莫若母,周母看闺女这反应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刚才当着你三个嫂子的面我不好说什么,但现在娘和你说句体己话。能写文章赚钱是好事,你就把这钱攒着或者自己拿去买漂亮衣服买蛤蜊油都好,花自己身上,娘这边管着整个家什么都有,你顾着自己就行。”

周云梦听着,也不觉得啰嗦,她喜欢听这些叮嘱的话。

等周母说完了,她笑着说:“衣服我有蛤蜊油我也有,肯定把自己顾好,娘你就放心好了。包子的话我早就跟婆婆说好了,她同意我才拿回来的。”

“至于那些精米,我是借着之前买肉的同学认识了个粮油店的门路,现在买精米容易,就想着买点回来给你掺和着做饭,这样子饭口感好点。”

“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那糙米饭多硌喉咙多费牙口啊。哪有闺女吃好喝好不管娘的道理?”

说着她凑过去作势要看周母的牙口好不好。

周母笑着避开不给她看,心里窝心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