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胎动(第3/5页)

从那次之后,胎动明显多了起来。

周云梦已经习惯了肚子时不时动一下,就跟孩子在跟她玩闹,昭示着她的存在似的。

但每次依旧心怀感动,会乐意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抚摸着肚子和孩子交流下几句。

更别说林津平午休前和夜晚睡前,都爱搂着她和孩子交流下,夫妻夜话更是少不了。

周云梦照常写稿子,保持着和在南城那边一样的频率,半个月能攒五六篇文章。

多数是投给向天志的,偶尔几篇投给墨绿军华,兴头来了就写一两篇投给青年故事。

在家属楼这边,有方嫂子叶嫂子时常上门来闲聊,分享这边的家常里短各种八卦事,周云梦听着也灵感频出。

她根据这些素材,再结合多年看年代文的经验,朝着灵感指引的方向构思起故事框架来,得心应手。

基本上每次投稿给墨绿军华的文章都被选用了。

当然她继续沿用了回南城那边后重新想的笔名。要是再在墨绿军华这边用“周舟”这个笔名,家属楼的军嫂们难免又把注意力放到她身上。

两个月下来,那些军嫂们已经从一开始的新奇热情,到现在见面带着善意点头打招呼聊几句。

周云梦和她们保持着见面三分情的关系,有一两个聊得来的也有来往下。

关系最好的依旧是住在同层邻里的方嫂子和叶嫂子。

投给向天志的文章则有时全用周舟的名字,用来以防万一。

方嫂子叶嫂子是知道她依旧有在写文章的,只不过投给别的杂志社罢了。她们也能理解,墨绿军华的文章哪能那么容易上,云梦能写文章赚钱就已经很厉害了。

投稿给向天志和青年故事的文章风格内容差不多,周云梦以往都是随意分散着投,大概向天志六青年故事四这样子。

主要是上回青年故事编辑主动提千字稿费后,价钱就只比向天志少了点,她想着多留几个杂志渠道以后好联系,就一直有投稿。

来到这边,投给青年杂志的稿子需要寄回南城远点,周云梦干脆就减少了投给它家的文章量,只一个月投一两篇,其余都投给向天志了。

反正每月赚的稿费和以往差不多,甚至还要多些,毕竟向天志和墨绿军华给的千字价钱要高点。

她的小金库日渐充盈,丝毫没有受怀孕的影响。

这天下午。

林母捧着新摘的颗大白菜回来,手里还拿着两封信。

“老三媳妇,我回来时去收发室那边帮老吴拿信,顺嘴问了下居然还真有咱家的信,你看一下。”

老吴是林母在家属楼这边聊得比较来的一个老太,平时两人没事在楼下闲聊吹风,也会一起结伴去地里摘菜。

有什么事说下,对方也乐意帮忙。

像这回就是老吴没空,让林母有去地里摘菜的时候顺便去收发室那帮她问问家里有没有来信。

林母刚就是先给老吴送了她家的信,才回来的。

周云梦这会悠闲坐在厅里喝着水,看托编辑新寄过来的沪市杂志。

听了林母的话,她接过两封信来看,笑了下:“娘,你这趟去得正好,不去都不知道有咱家的信。一封是山茶寄过来的,一封是徐小盈寄给我的。”

林母乐道:“山茶这孩子居然还真寄信过来了?这丫头跟着你识字,现在也会写信了,她还是惦记着你。”

对孙女识字能写信,她这个当奶的是稀奇又高兴。

林母心知山茶寄信过来,肯定不止对她三婶的惦记,家里也会让她写些最近的事报平安的。

她赶忙先把手里这颗大白菜拿到厨房里放好,洗了手后过来坐厅这边,等着听老三媳妇念信。

周云梦知道她的急切,把徐小盈那封信先放一边,已经把山茶写的信从信封里拿出来了。

她边看边念着信,林母听得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