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桃花约30(第3/3页)

谈完临走前,萧柳想了想还是和平洲王说了一声:“今日我会给四姐姐去信,可能会提到怀东一二。”

平洲王皱眉:“这潭水已经这么浑了,公主还想要搅动?”

萧柳敛眼出神了一瞬,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早点分便早点合,萧家已经不配为君了。”

平洲王一震。

不配为君……

萧柳行了一个礼,离开了书房。

李正言等在门口,见她出来,很自然地牵过她的手,两人手牵着手,无声却又默契地往回走。

都说相似的人会有相同的气场相互吸引,其实萧柳也好、李正言也好、平洲王也好,他们身份地位不同、身世处境不同、为人性格不同……有一点却是很一致。

他们不迷信统治者。

李正言觉得李氏遗孤复国是错误的,被洗脑了十几年也没洗脑成功,毅然退出组织;平洲王府不拘泥于血脉姓氏,明明是前朝皇室中人却纳土归辽,如今大辽日薄西山,他也不盲从国君,只坚持驻守西北;萧柳本是萧家皇室公主,一切的身份地位都是皇室给的,可她说萧家已不配为君,要亲手毁了这萧家的江山基业。

他们都不信奉传统的君父观念,但坦坦荡荡立于天地之间,一身正气浩然无畏。

平洲王站在窗边,看着携手离开的一对背影,看了许久许久。

回到自己院子,萧柳果真写了一份姐妹家书,天真烂漫中“无意”透露了不少怀东、平洲王府的见闻,甚至说了说在“使节团”这里听到的关于京城以及父皇的消息。尤其提到,周大人正在为银子之事烦恼,曾提及东林王府,四姐姐提醒家人小心注意陷阱。

看似都是絮絮叨叨的闺阁闲话,但若是东林王见了,就会发现,平洲王府暂时没有谋反之心,依旧一心驻守西北,而“使节团”里几个官员的动向和举动,倒是更耐人寻味……东林王富有天下皆知,如今国库空虚,姓周的为了议和割完了各地韭菜,眼下夺嫡竟然盯上了他们东林王府……

如是真的,可谓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

信件最后,萧柳真心诚意地询问了一下四公主如今的生活,虽然她也猜到了,即便四公主过得不好,也很难写信送出来。

信件写完没有立刻封上,她让人先给平洲王送去,吩咐等王爷看完后再装封递送出去。

京城的确为了夺嫡打成了一团,而夺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帝的丧事正在举行,几个儿子就开始搜刮钱财拉帮结派。

萧柳找世子要了当初模仿周大人笔迹的能人,又模仿了一封信,送进京城周家。信中,自然是让周家人配合行事,务必坐实她给东林王“通风报信”所述之事。

周家不知道这是陷阱,听了“家主”的话给二皇子献计献策,盯上了东林王的财富,想要栽赃四皇子的同时给东林王下套。那二皇子贪财又目光短浅,是萧柳特意挑中之人,当即就觉得此计甚妙,将周家引为心腹,磨刀霍霍对准了四皇子和东林王。

京城、西北两个消息互相验证,东林王冷笑连连,决定先下手为强。

此时也的确是各地藩王造反的最佳时机,因为皇帝未入土,几个皇子闹得不可开交,作为地位极高的藩王,他们打着替皇帝清理门户的名头,师出有名,十分“正义”。

东林王第一个动,接着广盛王、承凌王……纷纷打出了旗帜,要进京勤王。

东林王是异姓王,其他几个可都是信萧的,皇子们不孝不悌,不配为君,那新帝自然可以从他们这些宗室之中选了。

这些人更想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正月刚过,大辽内乱的帷幕彻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