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善人28(第2/3页)

大郎瞪着眼睛小心翼翼摸了摸银子:“娘,真的是你最近刚挣的?”

周逸芳:“是啊,人只要有本事,多钻研,天无绝人之路。”

大郎用力点头:“娘说得对,您真的太厉害了!原来绣花都能赚那么多钱!”

周逸芳说:“不是所有的绣花都能赚那么多,但多多钻研,学精学好,你就和大部分人都不一样了。这叫脱颖而出。”

大郎受教,晚上睡下后翻来覆去想着娘亲的话,突然发现,娘亲让自己坚持念书、坚持练武、甚至坚持认野外各种各样的野菜,其实都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吧。

做了一件事,就要做全做好;多学一样本事,未来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轻松踏上。

孩子一天一天懂事,上学、练功、帮忙干活……再也不需要周逸芳盯着他监督他或者催促他,大郎在动荡的大环境下,慢慢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有了十足的上进心。

任十一看似万事不上心,仿佛只关心吃吃喝喝,实际上对大郎的转变十分赞赏,教导这个小徒弟时,越发尽心尽力。

越把孩子当自家看待,就越不客气。

自从来了周家,一家子老弱妇孺,任十一主动接过了周家劈柴砍柴的活计,这么一做就是好几年。如今大郎懂事了,长大了,任十一又把他当成了嫡亲弟子,就很不客气地天不亮就拉起酣然大睡的大郎,拖着人去城外砍柴,天亮了送进家门。

周母十分心疼,周父也有些不忍心,全都被周逸芳劝住了,不仅如此,她还和任十一说:“去城外路上闲着无事,任大侠就监督大郎背书吧。”

任十一沉默半会儿,说:“他背错了我也不知道。”

周逸芳看他一眼:“没事,只要背了就行,是否有错,回来我爹会检查――不过任大侠,你若是感兴趣,也可以跟着一起学一学。”

任十一定定看她,扭头往外走:“不学。”

周逸芳算是知道了,这位大侠,只要是心虚、慌乱、紧张等等情绪出现时,下意识就会选择原地遁走。

周逸芳使坏,故意喊儿子:“大郎,背书时,也可以教一教你家任师父。”

大郎探出头望着他家师父的背影,笑嘻嘻地大声应:“好!”

任十一倏地转身,冷冷瞪了徒弟一眼。

大郎一缩脑袋躲回屋里,捂着嘴偷笑。

南边战事接一连三,城外的逃亡百姓越来越多,有些村镇已然扛不住这么多流民开始乱了,汴州城依托着厚厚的城墙和官府着重布置的兵力,城内还算安稳。

但也不过是相对而言。

三年内,枣子巷边上几个街坊纷纷效仿枣子巷的做法,组织起自发护卫队,企图护卫坊间安宁。然而他们没有任十一这样的高手,也没有大郎这样能打的少年,男丁大多都是半大孩子,随着城里贼寇地痞越来越多,官府衙差越来越刻薄,坊间护卫队从一开始略有成效到渐渐力不从心。

所有人都哀叹又自顾不暇。因为大部分底层百姓的想法都十分柔顺,面对混混、恶霸、衙差、官府一层又一层的剥削,除了忍耐,还是忍耐,直忍到家破人亡。

几个坊间护卫队形同解散。

这时,大郎跑了出去。他逐个联系护卫队的队长,提出主意:几个相近的民坊团结起来,他和师父一起带大家练武,负责各坊的巡逻,唯一的条件是所有人必须听他的安排,一旦加入,不得随意退出。

有人响应,有人不信任,也有人冷眼旁观。

大郎问了周逸芳一个问题:“那些完全不愿意支持我们的人家,我应该保护他们吗?”

周逸芳说:“那要看你想要什么。”

大郎:“我想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抵抗欺负我们的人呀。”

周逸芳摇头:“那么多人,总有人会在其中占便宜,同样保护街坊邻居,你的目标不同,那处理方式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