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大善人40(第2/3页)

打河州城之前,汴州知府、皇后的亲兄弟,先一步溜了。

以前汴州府富裕,他有背景靠山,所以能在这里搂钱享受,现在贪官一个接一个出事,驻军那插不进一根手指,他哪里还呆得下去?写了信联系了皇后,快速跑路,回京城做他的皇亲国戚去也。

如此,汴州城彻底落入了大郎手中。

攻打河州的计划提上了议程。

周逸芳虽然经常出门,但是儿子每次行动都在她的关注之下,她看着他从少年打到而立之年,从领着几个邻居小伙伴护卫街坊打到率领千军万马攻城略地。

当年的道士有一点说得没错,大郎这辈子斩杀的敌人不计其数。

但他护卫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善是什么?是一只蚂蚁也不舍得杀死?还是手染鲜血却让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

大郎从汴州军发家,人人皆知他不听朝廷号令但从未另立旗帜,甚至对皇帝还挺忠心,牢牢守着京城不允许任何人攻打。

一十五岁那年,他终于反了,调转方向北上。这个被他宝贝蛋似的护着的皇城,被他自己亲手攻下。

皇室众人仓皇而逃,皇帝被大郎从美人身上拽下扔在地上。

大郎反得光明正大,绑了皇帝,扫荡皇宫王府,天亮之后便号召天下,一番痛斥谩骂,总结下来就一句话:皇帝是个暴君,天下忍够了他,我替天行道把皇帝反了,从此以后这天下我来当!

非常狂妄。

南边的人骂他篡位,但百姓们都鼓掌欢庆。

更让百姓觉得大快人心的是,大郎把一帮子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关进了一个农庄,令人看管着,督促他们日日早起种地,烈日锄草,过一过穷苦人家的日子。

那个农庄就在京郊,谁想去看落难皇帝都可以过去看,想丢块石头,只要别砸出人命,守卫们也不阻止。

顿时,这地儿就成了一个西洋景儿了,皇子皇孙们羞得不肯出门,却又舍不得死,只好被守卫拖着出来做活;老百姓嗑着瓜子看着从前的大官老爷灰头土脸,心中恶气尽出。

地里的庄稼都是皇子皇孙们的口粮,可是老百姓厌恶他们,不是丢石头,就是人多踩踏毁了庄稼,还有人故意半夜过来践踏破坏,把这帮曾经的王公贵族弄得哭天喊地、咒骂不已。

守卫们冷嘲热讽:“过去大家年年辛劳,年年被官府搜刮得一穷一白,你们不过遇到一两次,这就受不了了?”

前朝皇室农庄如此新奇,转眼传遍了大江南北,听了这狗皇帝的下场,百姓们对大郎这个汴州王印象快速飙升。

三十五岁那年,大郎一统山河。

天下一统,再三拒绝称帝的大郎正式登基为帝,册封妻子孙南星为皇后,生母周逸芳为皇太后,予师父任十一国公爵位,皇夫称号。

这样的重组家庭,放在民间挺普遍,但是放到皇室就很有些奇怪,毕竟谁见过太后还改嫁有丈夫的?

要不改嫁离开皇室,要不留在皇室做太后守寡。

可是大郎姓周,从母姓,是周家子孙,周逸芳和任十一更像是招赘……这个王朝,从开国皇帝的家庭情况开始,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以至于未来百年,对于女子招赘、子女从母姓落户女家都格外宽容甚至保护。

大郎和孙南星生了三个孩子,一女一子,女儿出生早,先是曾祖父教养,后来被祖母带到身边,跟着祖父练剑,十五岁,初封公主之位,自请从军,跑去了皇后供职的军营。

长子十岁,一直由周逸芳教养,沉稳坚毅,内敛严肃,小小孩子就像个小大人,做事一板一眼。

次子四岁,像极了大郎小时候,拿着一把木剑在御花园满地跑,对着花花草草就是一阵嘿嘿哈哈,“辣手摧花”。

三个孩子年纪相差太大,长辈们倒没太多偏爱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