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锦绣堆40(第2/4页)

想到这,司马墨顿时气愤又灰心。

施牧握着笔,在纸上写字。

司马墨见他久久不回答,好奇地上前一步,去看他纸上的字,疑惑:“先生,这个‘寄’是什么意思?”

施牧停手,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看着笔下满张纸的“寄”,一愣,苦笑。

“先生?”司马墨看不懂,小声又喊了一句,目露关切。

施牧见已经被司马墨看到,索性直接问他:“你觉得,一个人若以此为名,是何意?”根据山庵那边调查来的资料,无镜墓朊便是这个字。

司马墨琢磨了一下说:“我第一反应就是‘寄人篱下’,但是取名之人应当不会取这样的含义吧,或者是‘遥寄锦书’?”他欲言又止,遥寄锦书的寓意其实也没那么好,亦或者是寄托?

施牧垂眼看着大大小小的“寄”字,心中升起几分怜惜,也许真的是“寄人篱下”之意吧。

司马墨又问了一句:“先生,这是谁的名字?”

施牧将纸张折起,依旧没有回答,而是说:“你担心接任苏雪善的人依旧尸位素餐?”

司马墨点头:“是,毕竟晔王也是一路人,斗来斗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施牧摇头:“晔王手里没人,你看他烈火烹油的,却没看见,他的荣辱系在皇上身上,他还不如贤王呢。”

司马墨诧异:“他比贤王年长这么多……”

施牧:“但是贤王夺嫡前,他一直自信自己才是下一位储君、未来的继承者,他手里的东西大半是皇上给的,而他则做着父慈子孝中的好儿子。等到贤王暗中笼络文臣,晔王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他的优势,是依旧有皇上的宠爱,以及多年来这份宠爱给百官留下的印象,你看着晔王现在势头不错,只要把这个印象打破,晔王倒得比贤王更轻易。”

施牧用指关节敲敲桌面,拉回司马墨的注意力:“去年的军饷案,晔王连自己的下属贪污军饷都不知情,他对自己派系的掌控力,有多强?”

司马墨有些听懂了,领悟到:“所以要先把贤王的实力削弱!”

施牧含笑点头,目光又瞥向那张折起来写满“寄”字的纸,她,想必也是如此做的。

司马墨问:“那晔王会让谁上去?”

施牧重新抽了一张纸,写下几个名字:“这几人都是被苏雪善压了多年,办事能力与人品心性目前看来都没问题,她若是想选,应该会选――”

司马墨凑过来一起看,想着晔王想选的话,应该会选一个比较能拉拢的吧……他指尖落在一个名字上:“他?这人性情圆融,先生上次不是说,这样的官员很擅长把握分寸,能开方便之门的皆会通融,但也会坚守底线。晔王选他,好歹也能占点便宜。”

施牧摇头,指向“朱谏”:“她应该会选他,刚正不阿,不会轻易动摇立场,不仅自己坚守清正,手下的官员也被他约束得很好。”

“嗯?晔王会这么大公无私?”

施牧笑起来:“谁和你说晔王了?”

“那是谁?”

“自然是晔王的智囊。”

晔王拿着“朱谏”这个名字去和幕僚商量,如司马墨分析的,其他人的确觉得朱谏太刚正,不如选圆融一些的,多少自己能占点好处。

晔王说出寄娘的担忧:“这种人八面玲珑,能给我好处一样会给贤王好处,贤王惯会拉拢文人,你来我往地接触多了,焉知不会是第二个苏雪善?”

幕僚们一听,也觉得有理。

谨先生说:“次妃如何说呢?”

晔王笑起来:“这便是她说的,她道:‘公正举荐,是王爷知人善用、大公无私,无论皇上还是百官都会改善对王爷的印象’。”

谨先生点头:“次妃说的有道理,既然不能获得更多好处,不如正一正名声,朱谏是三惠书院出来的,次妃和书院关系亲近,其实也对我们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