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6页)

小平的一句话,像是平地一声惊雷,把街坊们都给炸傻了。

要知道他们街道自打鹏城特区建立以来,就没有出过坏种。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他们街道常年就拿文明街道的锦旗。到现在都还有呢!

别说贩毒分子了,就是小偷,都没有办法在临西街道生存!也正是因为临西街道的这种人文环境,当年在解决小花三兄妹的事情时,帮他们把家按在这里的原因。

“我就说,于大鹏这几个月怎么就阔绰了起来。以前去买烟都看他买最便宜的,现在都抽上玉溪了。”

2004年,2005年,玉溪的价格在十多块钱左右,这已经是相当贵的高价烟了。

在男人的世界里,一群男人在一块儿聊天,谁要是抽出一根玉溪烟来发,这是会得到所有人都高看一眼的。

王巧凤的丈夫于大鹏就因为发的玉溪烟,让临西街的男人们高看了好几眼。

“还有王巧凤呢,以前她打麻将都打一毛钱的。现在都开始打三五块的了。 ”一毛钱一把麻将,最大也到不了一块,但是三块五块就不一样了,一把麻将下来,四五十的正常的。

王巧凤现在一把麻将输出去几十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还有她家那两个孩子,小美就不说了,她儿子宝根,现在都玩几几十块钱的玩具了。”

“之前于大鹏还说他是当了建筑队的小队长,赚了点钱,合着没当成组长,直接卖毒品去了呗!”

小平放任大家讨论。只有在你一眼一语的讨论当中,才能对于大鹏的忽然‘暴富’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种印象光靠他形容,效果绝对没有让大家自己思考来得清晰。

他看了一眼嘴角已经红肿起来,正捂着嘴巴哀哀哭泣的王巧凤,娄凤琴就站在她的边上对她虎视眈眈。

小平敢肯定,但凡王巧凤再敢嘴臭一句,娄凤琴能把她打死在这里。

等街坊们讨论得差不多了,情绪也被挑起来得差不多了,他才继续讲:“我大哥在理发店干得好好的,于大鹏天天到我们家来跟我们讲,说他在外面的建筑队赚多少赚多少钱。”

“把我大哥忽悠着辞了理发店的工作,跟着他去工地干了两天,然后我大哥被他带去新兴村的旱冰场给人家看场子去了。”

“还没看一天呢,就被卷到了两伙毒贩子的火拼里,我大哥被砍了好几刀,现在还在医院里住着呢。”

小平的话,又点燃了舆论。

“太缺德了!太缺德了,谁不知道毒品害人?但凡沾染毒品的,又几个能过好日子的?”

“就隔壁街道小白家,以前日子多好过啊,因为小白染上了毒品,女朋友吹了,家底被吸没了。他爹妈这一把年纪了,还要在外面打工,三不五时地就要被小白打一顿。”

“是咯,小白以前多孝顺一个孩子啊,毒品多害人啊。”

“于大鹏多缺德啊,小东可什么都没有,要真沾上了,小平小花以后怎么过?”

“呸,这种人就该打,就该打死。今天他们能蛊着小东区跟他们很干,明天他们就能蛊街道上的别人!”

“三叔说得对,这种事情不能姑息,之前来宣传的警察都说了,毒品这个东西,只要沾染了,这辈子就戒不掉了。”

“放任他们下去,咱们街道没准就得变成毒窝!谁给老梁家打个电话,咱们街道的房子可不能租给毒贩子。”

“没错!”

禁毒的事情,从清朝就开始禁到现在。千禧年后,广粤省禁毒力度比以前要大了很多。不仅电视上会循环播放禁毒广告,平时也经常组织禁毒演讲。

临西街道是优秀文明街道,这种演讲,他们都是很积极的去听的。更何况现在吸毒人员那么多,吸毒害得家破人亡的案例,他们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