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3/4页)

才过了一两个月,两人眼底便出现了乌青

亦嫣看着满脸憔悴的齐妃与几个月前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由调侃了起来:“怎么样?仍觉得这是好差事吗?”

齐妃摇头,不由感慨:“从前我总盼望着手中有权,可如今却发现怎么有权的日子,比无权过得还要辛苦?也不明白要这权有何用?”

还不如以前,每日和熹嫔她们约牌,打个十几二十圈也不觉得疲惫。

亦嫣摇头:“非也,那是因为咱女子没有机会施展权势的作用罢了。”

齐妃觉得也是,她们后妃即便是再有权时,那也只能这后宫中行驶。

亦嫣见齐妃同意,又补充了一点:“还有,这也是因为咱们皇后管理后宫公正,不会让克扣俸禄的现象出现,才让你觉得有权与无权没什么区别。”

齐妃虽然仍不喜皇后,这点她却是不可否认的。

……

后宫的大人们一派和谐,前朝的孩子们也是一派兄友弟恭。

胤禛听取了亦嫣的提议,将折子初审交给这几个孩子后,胤禛在批阅折子方面投放的精力,便大大缩减了。

只是苦了几个孩子们,每天都要浏览看不完的奏折。

不过虽然苦了点,但却是大大地提升对朝堂以及各地政事的了解。

弘曜也在这几年里成长得飞快,很快胤禛便安排他进入吏部。

吏部是主管官员各项的官署,弘曜进入吏部历练,这对他日后如何识人用人有好处。

而在这几年内,胤禛也解决几件心腹大患。

一是国家亏空的问题已解决了,二是,随着国家的渐渐丰盈,胤禛便能腾出手解决康熙时西北边疆遗留的问题。

只是朝堂这边还未发出任何指令,西北那头便忽然发生了□□。

年羹尧临危受命,被胤禛封为抚远大将军,立即出发前往青海一带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至此将青海彻底纳入大清的板块。

胤禛将他晋为一等公爵。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年氏嫁给了弘晖作福晋的原因,没有贵妃来得那么有重量。

加之胤禛现在既是君,也是年羹尧的长辈。

这年羹尧虽然依旧是性情暴躁,但却没有像历史上一般居功自傲,跋扈无礼。

胤禛便无需出手处置他,也算是保住一名能打仗的大将了。

而弘晖如今也已将近而立之年,胤禛便册封他为端郡王,也是在这一年,弘昀和弘曜、弘时皆被封为贝勒。

与此同时,大清的财政收入已经趋于稳定上升,八阿哥却是主动向胤禛请辞。

这些年八阿哥身为理藩院尚书,接待外邦使者,渐渐对海外另外一个辽阔世界产生兴趣。

既然如今他答应胤禛的事情已完成,他便打算独自去瞧瞧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不过最根本的是,他无颜再面对胤禛,所以他想走,走得越远越好。

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兄弟俩仅存的一点兄弟情谊。

胤禛瞧出八阿哥去意已决,也默契地也没有挽留他。

只是命人按照大明战船,给八阿哥打造了一艘战船,供他航帆远洋。

还有一件就是大事,姝姝要出嫁了。

之所以那么迟才解决姝姝的终身大事,也是因为康熙和德妃的离世,让姝姝守了足足四年国丧。

其实要是想出嫁的话,守个一两年便已足够了。

不过姝姝是亦嫣和胤禛的第一个女儿,是两人的掌上明珠,从小更是深受皇后与几位哥哥们的宠爱。

大家都不希望姝姝过早嫁人,离开他们,所以大伙都默契地不提姝姝的婚事。

不过,这可急坏了未来额驸富察·傅清了。

没错,就是富察傅恒与富察皇后的长兄,

如今富察家乃胤禛重用的家族之一。

姝姝作为胤禛最疼爱的女儿,自然要为女儿挑选这世上最好的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