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军事指挥学堂(第3/3页)

而在淮王府系将领执掌京襄禁军及建邺水军之后,又将张辛等人提拔起来的军将武吏清理了一遍——这使得庐州以上,朝廷在建邺及沿江地区虽然还部署五万多水步军,原本就算不上太强的战斗力相比第一次淮南会战之时,不仅没有得到加强,甚至还被削弱了。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胡楷被逐出朝堂。

自建继帝襄阳登基即位以来,枢密院就一直是胡楷主持——兵马调遣及防务部署上,胡楷不仅是最熟悉的,同时也是威望最高的。

第一次淮南会战能顺利将虏兵赶回淮河以北,离不开诸部兵马的奋勇拼杀,也不离开胡楷以枢密使对诸部兵马的调动与部署。

就当时而言,不要说荆湖、江东等地的援军以及邓珪、张辛、凌坚等人统领的左右宣武军及建邺水军,就算是统领神武军增援淮南的郑怀忠、郑聪父子,对胡楷也是言听计从的。

倘若今年秋后,赤扈人再度从东路发起渡淮攻势,汪伯潜能替代胡楷调动诸部兵马增援淮西吗?

又或者说到时候绍隆帝能放心让刘衍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北上督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