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3页)

听母亲这么说,宋淮书自然不好再说其他的。乖乖的应了一声,起身往灶屋走去。

宋兰氏看着宋淮书的背影,无声地叹了口气,心中的忧愁几乎要从胸口溢出来。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不过,话说到这份儿上肯定是不能再多说什么其他的了,倒不如探一探陆政安的意思。

……

因为有宋氏母子的帮忙,陆政安家这顿饺子包的格外的快。才刚到巳时末,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已经从锅里捞出来了。

陆政安已经许久没有吃过饺子了,看着个顶个滚瓜肚儿圆的饺子只觉得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让宋淮书将饺子端到堂屋里,陆政安用蒜臼子捣了点儿蒜泥,加上咸盐,香醋和麻油,用小碟子分了三份这才往堂屋走去。

此时的宋淮书已经摆好了碗筷就等陆政安了,见他捧着三个碟子过来,忙疾步迎上去接陆政安手里的碟子。“你怎么拿这么多碟子,要是摔了岂不可惜?”

闻言,陆政安轻轻一笑,等宋淮书顺利把碟子取走一个后,这才开口说道:“我小心着呢。”

宋兰氏坐在凳子上看着两人如此和谐的相处,一时间心中百味杂陈。待听到陆政安招呼他们赶紧吃饭,这才回神对着陆政安点头致谢。

自家包的饺子皮薄馅儿大,一口下去简直满嘴留香。尤其是蘸上自己调好的料汁,既开胃,又增香,便是满腹心事的宋淮书和宋兰氏也吃了不少。

吃过饭后,陆政安领着宋淮书和宋兰氏在自家门口走了走。一边消食,一边让跟他们讲自己的果园。

此时日头虽然烈,但站在林子里胜在有山风吹过,倒也不觉得太热。

宋兰氏扶着宋淮书的手臂,看着果树上累累的果子,心思便更加活络了。侧头瞥了眼宋淮书,宋兰氏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宋淮书自来细心,加上宋兰氏这段时间身体并不是很好,便更加的上心。此时见母亲擦汗,宋淮书唯恐她再累着,忙开口劝她回去休息。

然而,宋兰氏却摇了摇头。“我的身体我知道,只是出了点汗,并不打紧。而且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是想多看看的。”

闻言,宋淮书也不坚持,抬头看了眼头顶的太阳,回道:“那我回去帮母亲投个帕子过来。”

宋兰氏点头:“顺便再帮我端些温水过来。”

陆政安家距离果园饶是不远,但从院子里端一杯水到林子里来确实属实是有些折腾人了。

陆政安虽有心想跟着宋淮书回去一起帮忙,不过看宋淮书并无任何怨言,他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宋兰氏身体确实不太好的样子,他也不好将她一个人放在这里。

更重要的一点是,陆政安总觉得宋兰氏此举有些刻意,好像就是要支开宋淮书一般。

不过,不管宋兰氏是否有心还是无意,陆政安一直都默默立在旁边不肯多言一字。直到宋淮书走出林子,再听不到他们说话,宋兰氏这才侧身正面对着陆政安。

“陆公子今年也二十了吧?”看陆政安点头,宋兰氏继续问道:“看你家条件在村里也算是好的,而且陆公子还一表人才,怎会拖到现在还没有婚配?”

虽说宋淮书的母亲年长一些,可同陆政安非亲非故,说这话也属实有些过界了。而且从对方言谈举止来看,也是个极明事知理的长辈,能让她问出这话来,定然还有后续。

陆政安虽然不明白宋兰氏的目的,但也能感觉出对方并无什么坏心思,便也如实回答了她的话。

“伯母谬赞了,虽说我确实到了该成婚的年龄,可毕竟成婚是两个人过日子。磨合的好还行,若是合不来结成一对怨偶,反倒是害了彼此。”

听陆政安这么说,宋兰氏赞同的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那你觉得怎么算是合得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