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沈聿越听越头疼,急急的撵他出去玩儿,还朝他身后轻踹了一脚。

……

百官的贺表由寅时抬入宫中,此时天还未亮,皇帝已乘坐步辇从端妃的住处去往乾清宫。

大年初二,不是去处理政务的,而是去乾清宫看贺表的。

贺表都是称赞祥瑞的,或者那个钻烟囱的白胡子老神仙,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称颂陛下万寿无疆,皇帝爱看这样的歌功颂德,且要一份一份的看,亲自看。

看到上乘的文字,总要激动的夸赞:“好文章,当浮一大白。”

看到平实敷衍的文字,总是蹙眉摇头,丢弃一旁。

吴阁老妻子病重,年前就已告假,皇帝特命其父子不必上本。可少了这两位精妙绝伦的好文章,其余贺表总觉得乏善可陈。

就连次辅郑迁,都及不上吴家父子一半的功力。

他昨日又听到沈聿的名字,特意留心了沈聿的文章,行文不可谓不用心,只是没几行便看完了。皇帝意犹未尽的想:这也太短小了……

堂堂一届探花,翰林院学士、国子监司业,怎么文采退步成这个样子?

皇帝将沈聿的贺表也扔在一旁,片刻又捡回来,念在他教导自己的孙子还算用心,一并赏赐吧。

然后祭宗庙,祭天地,告知列祖列宗,他是一个很有出息的皇帝,他的治下又出现祥瑞了!

……

正旦休假五日,这难得的五日,沈聿也过得满满当当。

早起陪着儿女在院子里打拳练剑,舒活舒活筋骨。然后检查怀铭怀安前一晚的功课,这一步骤往往会在怀安那里有卡顿,所以时长无法估量。

下午待客或带着全家上街。还带孩子们去了两趟什刹海,满足怀安冰上嬉戏的愿望。

怀安摔了几个大马趴,热情浇灭了一半,倒是芃姐儿穿的像个毛团子坐在雪橇上,哥哥姐姐轮流推她,张着小手咯咯笑,直呼:“再来再来!”。

转眼就到了初六,百官须到衙门当值到初十,十一日到二十日的十天才是上元节例假。

而初六到二十日,是官眷频繁走动的日子,尤其是家中有待娶之男、待嫁之女的,则更加热衷于交际。

怀安要么在家里陪祖母,要么陪着娘亲出门做客,不用跟着老爹去翰林院。

沈聿上了数月以来最清闲的衙,清晨泡上一杯热茶,开始看邸报打发时间。

谢彦开反而不习惯了,问道:“你家小子怎么没带来?”

沈聿吹散水面上的浮茶:“大过年的,好歹让我清净几天罢。”

谢彦开点点头,他倒是喜欢热闹的,奈何家中儿女一个比一个喜静。

沈聿闲闲的翻看一本书,是从荣贺那里没收的小说,还是连载的——看完一本就盼着荣贺再买一本,然后盯着他抓现形。

只能说坊间的小说话本儿写的越来越精彩了,难怪孩子们没有心思读书。

早春的暖阳透过窗格洒进来,轮廓分明的侧脸仿佛镀了一层薄薄的光晕。

忙碌小半年的沈学士终于找回一点做学官本有的生活节奏来。

正在享受高文凭换来的岁月静好,忽听有太监在门外传旨:“有旨意!”

值房内的学士们纷纷起身到院中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司业沈聿德才兼备,实心任事,甚合朕意,兹特进尔为左春坊左庶子,赏金丹一粒,赐穿忠静服。钦此。”

沈聿俯身拜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他接过圣旨,传旨太监笑道:“沈学士,给您道喜了!”

同僚也纷纷向他贺喜。

左春坊左庶子,隶属詹事府,虽与他现在的品秩一样都是正五品,且没有什么实权,意义却非同小可。

左右春坊乃是迁转之阶,通俗来讲,就是升官的跳台,在这个位置上,随时可能升任要职。所以同僚们要向他道喜,翰林院的官员一旦得了这一官职,就算是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