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吴琦朝他离开的方向啐一口:“晦气!”

脱了衣裳蒙上眼睛,再度与他的姬妾们捉迷藏。

须臾间又抱住一个膀大腰圆的“美人”,他兴奋笑道:“小美人,你又胖了!”

忽然满堂哄闹声戛然而止,四下静的出奇。忽听一个婢女战战兢兢的喊:“老爷。”

吴琦扯下脸上的巾子,只见他怀里抱着的不是娇丽芙蓉美人面,而是他怒不可遏的亲爹的头。

他连忙撒手,后退半步,手忙脚乱的整理凌乱的衣衫,挥挥手打发婢女姬妾们退下。

吴浚满目悲愤:“混账东西,成何体统,你给我跪下!”

吴琦系好了衣带,慢吞吞跪在地上。

吴浚指着他,浑身颤抖:“你母亲缠绵病榻,你却在此处寻欢作乐,你……你还是不是人?!”

吴琦垂着头不说话,仍藏不住眼底的桀骜不驯。

吴浚侧头,目光瞥见那座珠光宝气的屏风,怒火攻心,痛心疾首的骂:“多积者必厚亡,吴琦,你这是沉水入火,自寻死路!”

……

沈家,书房里点着暖笼,温暖如春。

沈聿一个个的检查孩子们都功课,怀铭怀远自不必说,文章做得很好,从不会敷衍了事,又随口抽了他们两段书,不知是哪年哪月学过的,都能背的准确流利。

怀安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程度的,他可以背出昨天的、前天的功课,可是半年前、一年前的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必须拿出来重新温习。

沈聿知道他资质使然,只要态度好,按部就班的完成,也不会过分苛责。

再回头看一眼已经顺着椅子爬上案头的芃姐儿,满眼笑意:小可爱,这么小就会爬桌子了,还会拆笔架,啃毛笔,真了不起!

再看怀薇怀莹两个侄女,她们向来聪明乖巧,功课保质保量,沈聿十分满意。只是怀莹在除夕夜里蹦出的那句诗,令家中大人们隐隐担忧。

趁着沈聿查功课的功夫,许听澜和季氏将她屋里的小丫鬟叫来,细细的问,那本《西厢记》是从哪里来的?

小丫鬟战战兢兢:“是年前家里搬家,书本杂乱堆积,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

季氏郁怒地问:“姑娘看这种混账书,你也敢隐瞒不报?”

小丫头才十一二岁,闻言低声啜泣:“我……我不识字。”

季氏哑口无言。

许听澜看一眼季氏,心生无奈,她这妯娌什么都好,就是遇事没主意。

“你叫什么?”许听澜问。

“夏浅。”她说。

许听澜一听便知这名字是怀莹取的,便道:“下个月换到上房去,跟着云苓。姑娘那里先不要说。”

“是。”丫鬟擦了擦眼泪。

许听澜又盘算着,从老太太院里提个年龄大一些、做事沉稳的丫鬟来。

……

书房里,沈聿拿出在王府上课时没收的小说话本儿。这里头有怀安的,也有世子的,什么《三国》、《水浒》,《三遂平妖》……坊间流行的爽文都快被他俩集齐了。

当然,沈聿也一本没落的看完了。

“爹,你拿这些干什么?”怀安头皮发麻,一步一步的往后出溜。

“你要溜到哪儿去?”沈聿瞪他一眼:“过来。”

怀安硬着头皮凑上去。

沈聿将孩子们叫到一起,屈指点着这些杂书,重申经史子集的重要性。

“杂书话本儿固然有趣,可里头掺着许多三教九流、污言秽语的昏话,是你们这个年纪不能辨识的。坊间还有一类书,编书的自己昏了头,臆想一些情形出来取乐,这等更是混账至极。我今天丑话说在前头,免得日后有人说我不教而诛。谁要是污了耳目移了性情,做出败坏门风的事,休怪我打断他的腿。”沈聿靠在书桌前,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他今天身子不舒服,声音很沉,面色也很严肃。孩子们极少见他这般,个个噤若寒蝉,连坐在桌子上玩笔架的芃姐儿都吓得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