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3页)

张瓒闻言,动动嘴,刚准备说什么。

“张阁老也不必再说了。”皇帝大手一挥:“这是朕应该做的,不用谢恩了。”

张瓒:……

神特么不用谢恩了!

沈聿不阴不阳的表态了,皇帝又给定了调子,曾繁和袁燮自然没有二话,转而规划起郑迁离开内阁后的工作安排。

张瓒一脸郁气的回到值房,长子奇怪的问他:“父亲为什么阻拦郑阁老致仕呢?袁阁老做了首辅,您就是次辅了呀。”

袁燮那样脾气,做个吉祥物还不错,到时候实权落在张瓒手里,与实际执掌内阁有什么区别?

何况袁燮老眼昏花,天天嚷着要告老还乡,能在首辅之位上待几年都不好说。

要是怀安听到他这么说,一定会笑他幼稚,作为一个小阁老预备役,业务能力这么差。

一个公司里天天嚷着要辞职的员工才是最稳定的,袁阁老都喊了两年了,月月满勤,风雨无阻。

郑阁老在位,张瓒可以在他的庇护下混到致仕,郑阁老不在,朝政骤然失衡,皇帝有动了起复姚滨的心思,他作为老郑的头号拥趸还能安稳吗?

张瓒啜了口茶,愤愤道:“只是没想到,沈聿会在背后捅刀子,郑阁老英明一世,毁在这个得意门生手里了。”

……

郑迁上一次停职,皇帝趁机收拾了一批言官,这一次停职,皇帝又暗示内阁拟票,为曹钰平反,赦免他的家人,恢复他的南直隶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职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告诉郑迁,是时候让贤了。

郑府堂屋的房檐下,摆着一把四出头的官帽椅,郑阁老坐在上头,望着密密匝匝的雨幕。

老管家郑福撑着伞,引着一名中年人进来。郑迁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乌纱罗袍的新科进士,意气风发的走向他。两个身影渐渐重合,已是十几度春秋。

“恩师。”沈聿行至廊下,朝他行礼。

“恩师?”沈聿又喊了一声:“可是身体不适?”

郑迁回过神,自嘲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你第一次到家里来的情景。”

沈聿一撩前襟,慢慢的跪了下去。

郑迁将目光落在沈聿身上:“这是做什么?你的一番好意,我岂会不知呢。只是人老了,就愈发容易犯糊涂,恋栈权力,患得患失。除了你,没人会替我下这个决心,也没人能保我身家性命,名声晚节。”

“老师不怪学生自作主张就好。”沈聿淡淡的说。

郑迁起身将他扶起,缓缓走到檐下:“人老了就得服老,服老才能得善终,二十多年了,我也该回去管管家里的事了。”

沈聿点点头:“恩师回乡之后,如有难处,尽可写信吩咐学生。”

郑迁笑而未答,说起另一个话题:“明翰,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陛下登基以来,看到朝廷陷入困局,急于大刀阔斧的革新除弊。可是朝廷积弊日久,就像一个沉疴不愈的病人,用猛药只会加重病情,宜缓宜慢,宜以滋补为主。”

“明翰,你的路还有很长,每一步都要谨慎再谨慎,不仅仅是为了朝廷,也是为了你自己。老夫对你抱有极大的期许,期盼你能有所建树,但也同样希望你能得善终。”

沈聿点头道:“恩师放心,学生牢记恩师教诲。”

……

郑迁以左柱国、中极殿大学士致仕荣休,太子亲自送他,由承天门正门而出。百官聚集在码头相送,目送着巨大的官船缓缓离开水门,驶入宽阔的运河。

张瓒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看向沈聿的目光,如同看一个背叛门墙的败类人渣。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袁燮笑道:“这样的结局,或许是你我羡慕不来的呢。”

张瓒被袁燮一句不软不硬的抢白堵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

沈聿在码头送郑迁离开,回到内城时,已是午后,堂屋里已经没了地方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