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3页)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陆容淮弯唇,“聂远舟,本王眼下还缺一个掌册的书童,苏大人写的一手好字,不如喊他来如何?”

聂思然笑容僵住,他坐直身子,两人对视半晌,他最终败下阵来,嘴上却道:“在下惭愧,不及王爷真小人也。”

陆容淮朗然一笑,“彼此彼此,兄长莫要谦虚。”

这一声兄长,可将聂思然给恶心坏了,喝了两盏茶才勉强平复心情。

三人讨论半天,最终商议好对策。

眼下楚国盯上了楚沅,不管是何目的,总归不能让他们得逞,陆容淮让弦雨去调配暗卫,将人尽数安排好,全力保护楚沅和陆多余的安全。

如他料想的一样,不出三日,邺京八百里加急的圣旨便来到他眼前。

只是可惜,许太后的如意算盘注定落空。

黎王在接到圣旨后,当着全军的面呕出一口鲜血,含泪对着苍天大呼‘父皇’,随即当场晕了过去。

黎王痛哭的场面,据说是见者落泪,闻者伤心,不仅如此,黎王醒来之后,强撑着身躯亲笔写下万字忏悔书,并将其公之于众。

书上先是对弘嘉帝的驾崩表示沉痛之情,言辞哀切,如割肺腑,情真意切,接着又痛骂自己不孝,愧疚难当,潸然泪下,最后再解释自己无法回京尽孝的理由,句句凿心。

他先是以情动人,再是以理服人,洋洋洒洒写了万言,隔着这厚厚的内容,仿佛都能看见黎王悲恸无奈的模样。

万言书火速流传开来,从南至北,跨过邺河,很快就传到了许太后耳里。

邺京百姓知晓万言书内容后,都感动不已,没想到心肠冷硬如黎王,竟也有如此伤心欲绝的时候,想来他们之前将黎王过于妖魔化了,差点忘记他也是寻常凡人,有七情六欲,更有许多无奈和不得已。

百姓们不明内里,而许太后岂能分不出真假,别说黎王当众呕血哭晕,就是那篇感人的文章,恐怕都不是黎王自己写的。

许太后头戴白绸,气的在宫中破口大骂。

“好一个无耻的黎王,当真是好啊,好极了。”

“说什么无法回京尽孝是为了完成先帝遗愿,哀家怎么不知道先帝有收复六国的愿望,分明是他自己狼子野心!”

宫里太监婢女们见太后气的不轻,一个个跪在地上让她息怒。

这篇忏悔书出乎意料的有用,许是因为大家印象里的黎王手段刚硬冷漠,所以很难想象他会写出这么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

一时间万言书风头极盛,因写的太好,还在坊间造成了一纸难求的局面。

连弘嘉帝的国丧,都被掩盖在万言书下。

陆容淮写在万言书里的那句‘不破六国终不还’的誓言振奋了陆国百姓的心,同时也抹杀了段楚刘三国最后一丝侥幸。

一边亢奋欢呼,一边则是如丧考妣。

南北对立已久,陆国强悍的盘踞北方多年,国力日渐强大,反观南边六国,不思进取骄奢淫逸,两边差距有如天堑,若非弘嘉帝昏聩懦弱,陆国恐怕早已踏过邺河,一统南北。

随着陆容淮在南边的捷报频频传回,曾经霸占南边的六国,如今只剩下一半不到,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有一位在南边享誉盛名的年长儒者,在得知陆容淮拿下刘国后,称其是陆国百年难得一出的将才,六国迟早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因他这句夸赞,民间几乎快要将陆容淮说成战神转世,往日一场又一场得胜的战役都被重新翻出来大肆宣扬,这时候,人们好似都已忘了曾经多怕他,在背后说过他多少次坏话。

许太后怎么也想不明白,她苦心筹谋那么久,多次用谣言煽动百姓对陆容淮的仇恨,可为什么,为什么陆容淮总是能轻易改变这一切?

就好像是冥冥之中,老天爷都站在了他那一边,天时地利人和,他样样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