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才上门与实验室(第3/5页)

扪心自问,即使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也很难做到。

难度实在太大。

良好的生长环境、培育基地、自身状态、培育技术等缺一不可,或许还要用上催花的技术手段。

然而他将视线投向这些睡莲,只见它们个个花型优美,花瓣圆润饱满、层层叠叠,以最优雅的角度绽开;连圆圆的荷叶边缘都没有一点缺角或枯黄,堪称最完美的姿态。

伴着满池碧水清波,美得就像一幅画。

郁思明沿着睡莲池转了一圈,发现每一朵皆是如此,单看任何一株睡莲都找不到瑕疵。

他直起上身,视线仍停留在睡莲之上,思绪却逐渐飘远。

他发现自己完全搞错了。

为什么要把新品种留给这个私人植物园?

原因很简单。

因为其他植物园不可能比花间集培育得更好。

不是研究院将新品种给了花间集,而是花间集让这个新品种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以及最完美的一面。

旁边有游客过来拍照,为这满池盛开的睡莲所惊叹,后面的游客也纷纷赶来,没一会儿就将睡莲池周围围了个水泄不通。

哪怕门票涨价,大多数游客依然会为这独一无二的景色而来,络绎不绝。

郁思明自动退到睡莲池之外,定了定神,前往不远处的兰花区。

对他而言,自己的主研究方向更容易看出植物的状态。

然而,当他看到沿着树桩‘长’出的兰花几乎全是平时难以见到的珍贵品种时,神色难掩惊异。

长距彗星兰、大彗星兰、象牙彗星兰…飞云兜兰、黑美人兜兰、带叶兜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还有好几个不认识的新品种。

郁思明看向介绍牌——中非彗星兰,9月份研发新品种。

梦幻兜兰、天使兜兰,杂交的新成果,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作为一名主攻兰科的博士,居然在这里小小的开了一番眼界。

花间集的兰花种类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没有几个植物园能囊括全部种类。

尤其是达尔文兰,虽然他做过许多相关研究,但仅限于理论方面,真正见过的次数只有一次。

他清楚地记得,那是在三年前的国际兰花会展中。

当时,达尔文兰作为兰花界的明星摆放在展厅正中的位置,两名保安一左一右看守,安防设备严格,仅展示了一周就被收起。

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再次见到。

饶是郁思明一向冷静,也忍不住心绪浮动,将搭在手肘的大衣随手放在一边,上身努力前倾,只为了能更好的观察这株珍贵的兰花。

达尔文兰以长长的花距而闻名,此时眼前的这株,或许因为营养比较充足,宽大的叶子中央开了三朵星状的兰花,最长的花距至少有25公分,这个长度放在如今十分罕见。

郁思明上次在国际兰花会展的看到的差不多也是这个长度,但那盆达尔文兰已经被精培育了三年才得以跟大众见面。

叶晗的这株才刚到了大半个月而已,一到花期便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并且开放了不止一朵。

郁思明仔细观察着它长长的花距,在光线的照耀下,能隐约看到最底部的3公分处有微小的花粉阴影,这意味着授粉的昆虫要深入内部20多公分才能达到目的。

当初达尔文看到这种兰花时曾预言: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将有一种长着超长喙部的昆虫与它匹配。

后来经证实的确有这么一种飞蛾,被命名为‘预言长喙天蛾’。

预言指的就是达尔文的预言。

它的体型很大,形似蜂鸟,并且长喙只在吸食花蜜时才会展开,吸食后会立刻卷曲起来,变成一个小卷,因此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们发现。

发现之后,为进化论提供了依据。

可惜,这样的进化并不一定能使物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