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菊花馆(下)(第3/5页)

两座菊花塔之间,是由绿色草圈和小朵菊花制作的5个椭圆形菊花大花环,高约2-3米,宽1-1.5米,矗立在草坪中央,绿色中点缀着大量金黄与粉白,顶部是垂落的悬崖菊,非常漂亮。

它们从前向后排列,一个比一个小,站在前方,好似即将进入菊花构成的隧道。

这里无疑又是一处最佳打卡点。

“来,帮我拍张照。”姚母将手机递给姚父。

她如今已化身拍照狂魔,情绪高涨丝毫不输于年轻人,看到任何一个景色都想拍下来。

看着父母拍照拍得起劲,姚冰跟他们说了一声,前去其他景区。

菊塔的周围有十几处花境,每一处布置各不相同,颇具趣味性。

比如姚冰看到的这一处,打造成简易的园林式院墙。

长约5米,高2米,白色的墙面、青色的砖瓦,中间有圆形的窗口,透过窗口能看到里面的景象。

内里摆放着数个的花架,低、中、高错落有致,均为名品菊花。

假山旁栽种着一棵树菊,有一米多高,枝条粗壮,于枝条上开满了玫红色的小花。

看到这些设计,仿佛来到了园林之中。

姚冰从围墙的一侧绕过,近距离的查看这些菊花。

这里的名品菊花与展台的形态完全不同。

木桥上的展台摆放的是精心培育的独本菊,又叫‘大头菊’。

它单株只有一朵菊花,修剪多余的枝条,经过2-3次摘心,使整株菊花的营养全部供给单朵菊花,故而开出的花又大又饱满。

而正常状态下的菊花不会只开一朵,只是这样分散了营养,□□的大小、绽开幅度都不如独本菊。

然而眼前的十大名菊之一‘西湖柳月’,共开放4朵花,颜色浅黄,舌状花瓣向内卷曲,外瓣平展稍稍下垂,花瓣多轮呈球形,看起来依然硕大丰满,而且更加自然。

叶晗更喜欢菊花自然的状态,因此独本菊引入的数量不多,大多是用来鉴赏品评。

在植物营养液的浇灌下,即使单株开放数朵菊花,也能开出不逊于独本菊的效果。

姚冰又去了另外一处花境。

她蹲下身,看着一丛丛绿色的乒乓菊。

乒乓菊顾名思义,花如乒乓球一般圆润,一朵朵花瓣整齐排列形成圆鼓鼓的球形,毛绒绒的十分可爱,而且黄、绿、白、红四种颜色,搭配起来十分好看。

篱笆之内是上百盆乒乓菊,中央区域则是数个大小不一的竹编花篮。

或放于桌架,或落于地面,古朴雅致,里面盛放着墨菊等名品菊花。

又是一个非常讨巧的搭配。

既能感受到普通菊花的可爱与独特,又突出名品菊花的地位与不凡。

……

十几处花境,每一处的设计皆可圈可点,主次突出,色彩搭配完美,让人惊叹花间集对于菊花艺术的构想。

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实在是太新颖、太独特了。

比起那些浓墨重彩、数量繁多的大批量菊花的堆叠,这样的布置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不,或许不只是年轻人。

姚父姚母同样满眼惊叹。

他们看了这么多年的菊花展,从来没有一个展览能让他们感受到这种震动。

不一样。

和其他的菊展大有不同。

就像是走入了十几个不同的场景中,近距离地认识到上百种菊花,并感受到了它们独特的美。

每一种菊花都在这样的搭配中,体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精巧的设计,视觉的盛宴,难以忘怀的菊花之美。

姚母印象最深的是一处造景——画框中的菊花。

一盆盆菊花由远及近,排列成一幅巨大的画作,旁边的空地上铺了画布,支着几个画架,艺术性十足。

本以为只是作样子,没想到真的有艺术家坐在那里写生。

很多游客在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