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兰花成果突破与收入盘点(第2/4页)

郁博士显然精神亢奋,开始滔滔不绝:“兜兰的种子非常小,肉眼无法看到,大多数是空的。

我们用显微镜挑选较为饱满的浸泡在营养液中,概率只有不到百分之0.5。”

叶晗仔细听着,不愧是世界难题,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

“野生兰花的种子没有胚乳,无法为自己提供营养,它们需要特定的真菌来帮助萌发,也就是共生状态。

人工培育不可能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我们要给它配置合适的培养基,让种子获得营养……”

培养基的配置属于专利。

用哪些成分、如何配比才能模拟真菌提供营养,提高成活率,整个过程不知道实验多少次才能得出结论。

总之又是一大难题。

不过实验室所用的培养基和多种溶液中,均放置了植物营养液的相关成分;加上郁博士原本在兰花培养方面的经验,大幅提高了种子萌发的概率。

这也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原因之一。

叶晗听着郁博士讲述培育过程中的艰难,内心深有感触。

确实不容易。

兰花在自然环境下的繁衍,有昆虫授粉,有真菌帮忙,有合适的环境;而在人工条件下,这些条件全都不在,一切都要靠自己调配和模拟。

难度极高。

更何况兰花还先天不足,种子有99%都无法选用。

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才尤为珍贵。

一旦发布,一定会在业内引起巨大的轰动。

郁博士:“我和蔡博士正在准备专利申请文件,最近比较忙,其他研究人员近期没什么事情。

我会询问他们的意愿,要么去当讲解员,要么配合宣传部门编写植物图鉴,让他们自己选。”

叶晗笑着道:“好,安排得很到位。”

很快,6名讲解员到位,周航作为组长培训他们,他来到花间集已有一年,对植物们如数家珍。

等到寒假到来,便可正式上岗。

1月1日凌晨,花间集年卡的发售截止。

在不少人‘糟糕,忘记了’‘这么快就截止了’的哀嚎声中,为期两个月的年卡申领通道关闭。

花间集临近截止日期时做过两次提醒,加上门票涨价的消息,最后一周申领人数爆表,评论区的讨论度也很高。

如果仍未办理,那只能说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作为近期最重要的工作,王芸一直关注着数据的变动,在两天内便将最终结果统计了出来,前来汇报。

她的黑色靴跟踩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步步生风地走来,笑容满面:“园长,咱们这次的年卡销量超出预期,累计办理人数超过18.7万人次!”

“扣除系统升级和制作年卡的成本等,总计收入——”

王芸顿了一下,语气明显激动起来,“总计收入高达1.46亿!”

1.46亿。

饶是叶晗根据实体卡加印的数量心中已有预测,也不由得为这个数字所震动。

1.46亿是什么概念?

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笔极为庞大的资金,旁人几辈子无法企及的财富。

1.46亿,是去年年卡收入的17倍!

短短一年的时间,花间集在年卡收入营收翻了十几倍,达到上亿元的规模。

全国恐怕没有哪个景区有如此迅猛的增速。

W市发行的旅游年卡,16个4A/5A级景区联合,一年的营收可达1.6亿,这还是建立在W市知名旅游城市的基础上。

而花间集单独发放的年卡便达到了1.46亿的营收,想必明年就能超越对方!

热度和盈利能力何其可怕。

花间集1个景区=16个国家级景区联合。

无论是谁,都会为它的实力所惊叹。

花间集用一年的时间,打造了十几个特色景观区,热搜不断,宣传铺天盖地,在全国的知名度节节攀升。

并且口碑良好,赢得无数游客的一致好评。

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游客造就了花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