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荒山造林与规划(第3/3页)

在不影响其生长的情况下采集,能取得四五株兰花的部分样本就不错了。

这也是濒危植物难以救治的原因。

野生植株太少,连采集都要小心翼翼。

万一分株或扦插枝条的时候,降低了母本的生命力,那离灭绝又近了一步。

仅靠提供的样本,一点点的扩张,要培育很多代才能有成果。

兰花一般培育3-5年才会开花,开花才能授粉,授粉才有种子。

时间成本极高。

怪不得有性生殖要给组织培养让步,后者只要有母本,便可‘克隆’成千上万的种苗,无周期限制。

为了加快进程,在交易界面兑换是最好的方法。

即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又能批量培育。

在植物营养液的灌溉下,一年就能有成果。

叶晗点击第一个山头的立体扫描图。

总面积423.8亩,高度261.5米,预计植被覆盖率90%,空余面积42.4亩。

山体根据引入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自动规划了分布区域,留出盘山步道的空间。

盘山石阶全长约6.6公里,从山底直达山顶,蜿蜒曲折。

途中有几处凉亭和空地可供休息,也能尽情打卡拍照,欣赏周围的景色。

除了这些基本设施之外,还剩下十几亩的区域未规划。

叶晗开始在脑海中构想。

先是一开始的入口,游客从即将开放的3号口入园,或从茶园的外侧绕过,来到荒山所在区域。

刚进入是一片长约百米的竹林,中间道路宽阔,坡度平缓。

前方是山门。

三层台阶上方,石柱构成的‘天门’,巍峨霸气,牌匾篆刻着山的名称。

山的名称…叶晗想了想,就叫[祈山]吧,为自己祈福的意思。

且朗朗上口。

定完又觉得有点好笑,因为山里根本没有寺庙。

寺庙是大多数山峰的标配,有些是历史文化遗迹,有些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神拜佛的心理。

不过,植物园内就没必要建寺庙了,保持原生态的森林面貌即可。

但一路行走会略显枯燥,叶晗预计打造‘奇石’、‘十丈瀑布’、‘观景台’、小动物出没区’、以及‘一线天’等景点,增加趣味性。

在海拔100-150米的中途,开设书吧、咖啡厅/饮品区、面馆,供游客歇息、补充体力。

顶峰为双层枫林观景台,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到了秋季,便能在此处欣赏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绝美景色。

下山的路线,一条连接两个山头之间的‘红叶谷’,另一条是返回路线。

大致是这样。

叶晗先确认第一个300亩的范围,从修建盘山步道开始,一步步来。

剩下的区域与另一个山头相连,先做规划,再继续下一个300亩。

在两个山头之间,地势较低的山谷区域,叶晗准备建造总面积超过8000平的森林酒店。

让需要身心放松的游客享受大自然的呼吸,竹林的冥想,薰衣草精油的舒缓,玫瑰花瓣的滋养。

从而达到最好的疗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