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公益植树(第2/5页)

开车途径很长的距离,叶晗终于到达前方绿色遍布的梭梭林。

这里的梭梭树长到了一米多高,分枝众多,但枝条依然纤细,甚至略显干枯,这是沙漠植物的特征。

吴于盛扫视了一圈,在几株梭梭树的根部附近找到冒出头的几棵肉苁蓉,于是用铲子小心的挖掘,越挖越深。

叶晗看到了它们的全貌。

个头居然不小,手腕粗细,小的有四五十公分长,最高可达一米。

整个埋在地下,下部修长,顶端的花穗好似松塔的形状,有大量的淡紫色小花即将盛开。

吴于盛对此表示满意:“这几根长得挺粗壮,能卖个好价钱。”

又告诉叶晗,眼下采挖是最好的。

等到全部开花后,营养物质会大量流失,那时候就晚了。

在采收期,他和其他牧民分批巡逻,一看到树下有裂缝或者冒头就动工。

吴于盛环顾四周平坦的地面:“其他小的等它们再长长,不着急。”

个头小的卖不出价格,现在挖了也没用。

叶晗垂眸思索,若是没有肉苁蓉的高价值,恐怕梭梭树无法长到如今的模样。

在此之前,当地牧民一直以放牧为生。

梭梭树的嫩枝是骆驼的饲料,而过度放牧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越发贫瘠,土地荒漠化的同时,日子也越过越穷。

后来国家禁止放牧,依然有人偷偷地进行。

而现在,他们成为护林员有一定的收入,收集种子售卖又有一部分收入;加上肉苁蓉的产值,每年收益颇为可观,平均单个家庭收入十几万元。

收益更好的产业完全代替了原本的畜牧业。

如今他们不仅不会放牧,还会主动保护草场,种植更多的梭梭树用以增收。

归根结底,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只有当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绑定的时候,才会有突出的效果。

让一个除了放牧什么都不会的人禁止放牧,只为了保护环境,怎么可能?

就像让一个身患癌症交不起手术费的家庭,主动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捐款一样,天方夜谭。

当人们自顾不暇的时候,保护环境不过是一句遥远的口号。

战乱地区的人永远不会想到保护环境,快要饿死的人也不会。

纵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展的确重要。

经济不发达,人们便总想着砍树赚钱,种再多的树也没用。

叶晗对此感触颇深。

也无比庆幸国家给了当地居民一条更好的致富路。

几代人的心血绝不会白费。

接下来的两天,叶晗重点考察了植被和树种的价格。

梭梭树/柠条价格非常便宜,几万十几万的大批量购买,单价在0.1-0.5元。

即使大株的优质种苗,也不过0.7-1元左右,便宜得吓人。

也能理解。

梭梭树在本地的种植面积高达几千万亩,种子随便收,自然让价格降了下来。

而像胡杨、樟子松、云杉、油松等,大棵的树苗大约在8-20元,比梭梭树高十几倍。

叶晗准备引入优质的树苗,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

得知又一位做公益绿化的大佬到来,林业草原局的马主任热情接待了叶晗。

并表示,如今牧民创收和一系列的种树栽培取得了规模化的成效,又有国家扶持,完全不用担心。

叶晗表示同意。

这是给当地人民创收的公益项目,即便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也会好好养护。

商议过后,叶晗划定了第一批种植范围。

梭梭:面积3630亩,数量181500棵。

柠条:面积1840亩,数量180400棵。

沙棘:面积1020亩,数量132600棵。

沙柳:面积774亩,数量92880棵。

胡杨:面积637亩,数量15290棵。

云杉:面积395亩,数量3234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