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3/4页)

到了不夜楼,楼里还有十几个观潮的游人,看到来人俱大气也不敢喘,周绪带着夫人上了最顶层的观景台。

金犇护卫在不远处,顶层已经被他们包了。

站的远,广陵潮看起来真好似连绵不绝的长江般,萧洛兰极目远眺,山风吹来,衣袂翩跹。

金犇忽的上前一步,禀告道:“主公,易凡回来了。”

“让他上来。”周绪坐在椅上,也望着广陵潮。

易凡带着高重盈上了顶楼,高重盈手里还拿着一个方盒。

周绪望着两人,金犇接过方盒,就明白里面是什么东西了,味道,重量他很熟悉,如若猜的不错,应该是敌首。

“回禀大帅,广陵治下仪征,六合军镇已破,仪征,六合两镇镇遏使身亡,斩敌万余,现两镇正在牙将章友恭手中,天长海陵,神农三镇均已归顺。”

易凡血腥气未散,显然经过了一夜战斗。

萧洛兰回过神,望着汇报战情的易副将。

“易副将勇武可佳。”周绪对立功的人从不吝啬,他笑道:“即日起,封你为五镇安抚使,统领五镇事务。”

易凡深呼吸一口气,重重抱拳道:“谢大帅。”

易副将升官了?萧洛兰由衷的为其高兴。

高重盈心中叫苦不迭,这位易副将的手段他是见识过的,恐怕上任没多久就会把他架空,高重盈心焦无比。

门外又传来一道声音。

“淮西徐怀册求见大帅。”

金犇将其领上来。

徐怀册跪地禀告道:“启禀大帅,现城内还有一队冥顽不灵的广陵军,头领是广陵军的军容使,现正挟持了百名民众要求放其离去。”

周绪笑了。

“你回去告诉他,他可以先杀了那些人,然后再自杀或者是被你们杀死。”

徐怀册领命离去。

很快又回来复命,道是广陵军容使主动提出解散剩下的广陵军以及放还民众,只想见大帅一面,周绪现在无事,便让徐怀册带上来,广陵军容使狼狈的被反捆住双手,徐怀册压他跪地。

“算了,不跪就不跪吧。”周绪挥手,对这些小礼节并不看重,毕竟是要死之人。

周绪和颜悦色,徐怀册还是将其压在地上。

哪知对面的军容使并不买账,脸红脖子粗,梗着脖子狠狠讥讽道:“闻名天下的幽州节度使也不过是一个虚伪小人罢了,公文写的倒是比唱的好听,不杀降,我解散之后广陵军立刻被你们杀了几个,不扰民,广陵民众死在你面前都无动于衷,做出一副爱民如子的姿态,端的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内里还是无礼无义的北方蛮人!”

除却李伯志,萧洛兰到这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敢这么当面骂周宗主。

萧洛兰既感到错愕又感到一丝若有似无的惊慌,这人好大的胆子。

“末将之所以杀那些降兵是因为…”徐怀册连忙拱手说道。

周绪轻挥了挥手,徐怀册立刻噤声。

周绪笑眯眯的望着这位广陵军容使:“听你说话应该是个文化人。”

“某乃天宝年间进士。”广陵军容使不无鄙夷道。

“原来是进士啊,失敬失敬。”周绪依旧笑容满面:“既然是文化人,不知你听说过佛教典籍《宝积经》里揭钵救子的故事没有?”

萧洛兰听到这话,回忆了一下自己有没有看过这则故事,终于想了起来,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惊悚的佛教故事,至少在萧洛兰看来很恐怖。

相传鬼子母暴虐成性,生子一万,杀人子女为食。如来佛祖遂将其幼子镇于琉璃钵中,鬼子母率众袄魔百十余揭钵救子未果。佛趺坐莲台,庄严自如,鬼子母最终发誓永不杀人,归入佛门。

“当然知道。”广陵军容使冷眼望着幽州节度使。

“那我问问你这位大进士。”周绪弯腰道:“你觉得鬼子母为什么可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