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电台(第2/2页)

其实应该每具火箭炮都跟一辆弹药车,这样在战时才能尽量减少调度。

但此时弹药生产还没跟上,兵工厂赶了十几天才生产五十几发,这么点弹药用三辆车运就有些浪费。

王学新对电台的要求是五部:其中三部分别配给一小队炮兵观察员分三个方向前出侦察,炮指一部用于联系,再留一部以备不时之需……毕竟火箭炮这东西,要是没有炮兵观察员修正,几乎就相当于没有眼睛和耳朵的盲打,必须留一部备用。

原本张万和还有些担心,现在是困难时期,平时要求配一部电台都不容易,现在一口气就要配五部电台,首长那能答应吗?

没想到首长却十分支持:“必须配嘛,打仗可省不得喔!咱们现在省了,打起来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甚至是整场战役的失败!”

这是首长的个性,他在生活上不管对别人还是对自己的要求都极为严格,与战事有关的却很舍得,几乎可以说是一切为了战斗、一切为了胜利。

电台的获得也不容易。

虽说这时印钞机已经运进根据地了……印刷设备不敢太靠近前线,所以运到大后方,印好的假钞再分批运到前线由情报人员配合着各部带入敌占区购物。

但战时像电台这些紧缺、急需的军需物资往往不是说买就能买得到,它需要情报人员从各处或偷或买到零件然后拼装,这其中许多情报人员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终,这些电台还是李云龙搞定了大部分……

这家伙别看他咂咂乎乎的,做生意却有些头脑。

他先是用中储券到鬼子那换了银元。

银元这东西由于重庆方面禁用,在敌占区流通性不强不便使用,敌占区里许多人都愿意换。

然后李云龙再把换来的银元带到顽军控制区用于贿赂顽军……

在顽军控制区,虽然官方不认银元,但民间认,而且随着货币的贬值,这东西还被当作能保值的宝贝使,于是也有很多人愿意换。

李云龙这招,实际上就是把不能在顽军控制区使用的中储券转一圈“走私”到顽军控制区。

从顽军这支“双枪”部队里搞到电台就容易多了,他们为了口抽的,都能把自个部队里的电台给卖了。

因此李云龙一口气就搞到了三部,都是“交易”到手的,不只没风险还是原装整机,还带替换零件的,而且后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