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变化(第2/2页)

冈村宁次和顽军这是打了一手好算盘,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个计划注定要失败。

因为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八路军在三家店已经展开了工业化的道路正是缺人手的时候。

另一方面,别看那些灾民大多是老弱妇孺。

有句话叫“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是快要饿死的老弱妇孺,这时候为了能吃口饱饭,他们能吃的苦能做的事是远超常人想像。

这时就别提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啦……人都要饿死还管这些?

何况这年头十几岁的孩子扛枪上战场打仗都是正常的。

只不过运城的压力马上就大了……

顽军那边一停火,鬼子马上就调了两个大队的步兵补充到运城正面,接着又调了一个炮兵联队,空中的侦察机也时不时的在“零战”的保护下出现在运城的上空,然后就是炮弹由铁路一车车的往运城方向运,后续兵力也在持续增加中。

可想而知,鬼子只需要用一段时间的准备就能对运城发起“消耗战”,以达到将八路军主力绞杀在运城的目的。

这时李云龙又紧张了起来,几次给王学新打电话:“我说小东北,航空兵能不能露个脸?鬼子火炮都拉到咱家门口啦!咱们只能干瞪眼,这样下去可是会出大事的!”

李云龙暂时还不知道“高精度火箭弹”的事……这事给他知道其实不顶什么用,他听了后估计只会扯开喉咙喊:“能打五十公里?那感情好!他的把鬼子兵营打一遍看看……”

虽说“高精度火箭弹”廉价,但也不是用来打兵营的。

王学新没有多作解释,只是回答道:“团长,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其实王学新心里也没谱,主要是时间太短了。

原本以为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生产,但现在很可能只有十几天甚至更短。

王学新放下电话后就问苏教授:“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枚‘火箭弹’?”

苏教授回答:“每天十枚!”

“十枚?”王学新皱起了眉头,产量太少了,这个数顶不上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