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虹吸效应(第2/2页)

不过最终苏欣还是没有多问,因为她相信王学新能解决问题,理由只有一个:王学新从没让她失望过。

离开前,王学新还把苏礼国带走了,他对苏礼国说:“苏老,最近这段时间,其它东西咱们可以先放一放,图灵试验室里的东西……咱们一定得学会喽!”

“放心,团长!”苏礼国信心十足的回答:“那边一直没落下呢,我已经安排了十几个人在那帮忙,他们会英文能很好的跟图灵先生交流,其中还有一个成为图灵先生的得力助手!”

王学新听到这才稍稍放心了些,这么看来研究所一直都没有放松搜集人才。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方面是由苏教授的功劳。

苏教授是利用石油的运输为人才打开了通道……以前吧,人才要从顽军那输送到八路军根据地还需要经过情报人员九死一生的把人偷偷带来,但现在,这些人才只需要先到石油基地,再以各种理由调到八路军根据地就可以了。

但这又不能说苏教授的功劳。

因为这些人才到了根据地后,苏教授一问投奔八路军的原因,不是觉得八路军更有希望打败鬼子就是在顽军那没有发展空间。

这两样原本是顽军的长处,也是一直以来顽军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的主要原因。

但在王学新的一系列运作下,尤其现在还打到了东北取得一系列胜利,甚至把不可一世的关东军都打得一地鸡毛,形势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了。

这时候,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八路军在华夏更有前途,即便是抱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心思也更应该支持八路军。

科研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八路军能生产飞机、半履带汽车、大炮,甚至还有连鹰酱和毛熊都没有的晶体管。

而顽军除了买之外就还是买,科研人员在它手里基本就是浪费,即便有人想要投奔顽军却发现毫无用武之地。

于是不用想,只能投奔八路军。

这就是一种虹吸效应:当自身资源、科技、军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而然的吸纳其它地区的人才。

苏教授知道后不由感叹:“他们哪里是我找来的,都是王团长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