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吴世璠学到了狠活,老尚家可以偷袭了

晚上,濠江内港的码头上。

吴世璠静静地立在黑暗当中,容色清冷。

这位吴西王的“世孙”虽然比刚被王忠孝搭救时又长大了一些,但依旧过分清秀,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睫毛很长,唇红齿白,简直和他的亲妹子小艽一样漂亮。

但是他的心理,却比差不多一年前,家里突遭大难时成熟了许多,不那么爱哭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和自己的亲妹子小艽一起悄悄地抱头痛哭,不过在其他人面前,他总是一副从容而且坚强的模样。

而且他也从自己的保护人,那个长得很帅的大哥哥王忠孝那里学会了很多东西。

吴世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记性很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很强,差不多就是个“别人家的牛娃”。如果生在太平年间,又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也许会成为一个学者或者文人。

前世里就是个考试家的王忠孝非常喜欢这个男孩,离开北京后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做题”,做数学题!吴世璠学得很快,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入了几何和代数的门。

不过吴世璠虽然对数学很有兴趣,但他最想从王忠孝这里学到的却还是用兵打仗的本事。

他得找康熙报仇雪恨啊!不学用兵打仗的本事怎么能行?

所以每当王忠孝去给精武堂的学生上课,或者亲自去校场练兵的时候,吴世璠都会拿着个小本本跟着,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录……甭管能不能听懂,先记下再说。

几个月下来,笔记本都有厚厚的一大摞了!

通过旁听和时不时向王忠孝请教,吴世璠的确受益匪浅,已经有点找到了“王氏兵法”的精髓,一言蔽之,就是团结、发动和组织民众!

按照王忠孝的观点,随着火炮和火枪技术的进步,枪炮主宰战场的时代正在到来!

而在新时代中,一名经过长时间训练,拥有超强的体力和武艺,可以身披重甲,手持马槊,骑马冲杀的大将。譬如王忠孝这样的猛男,很可能被一名只接受过三两个月训练的小兵,用一支价值不到十两白银的燧发枪,一枪给崩了!

这个观点可不是王忠孝随便说说的,而是王大校长领着下面的学员和学兵队,拿着五百支荷兰燧发枪操练了几个月之后得出的结论!

王大校长自己早就知道正确答案——这不就是大炮猛轰加散兵冷枪加列兵排队枪毙加骑兵冲锋或包抄,最后再来一波刺刀冲锋嘛!

但是这种“正确答案”也不能由王大校长的金口玉言来决定……得让下面的人一起参与研究,这样大家才能真正理解,而且也能增进和王大校长的感情嘛!

另外,王忠孝也不是拿破仑手下的元帅转世,他也不知道“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究竟应该怎么组织?所以只能和精武堂的一票师生,一起群策群力,让他们帮着开动脑筋,将王忠孝的设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当然了,相应的演习和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精武堂学员和学兵队演习的结果,一个步军营比较理想的配置是四个火枪队(队相当于连)、两个长枪队。如果燧发枪数量不够,那就减少到两个火枪队加两个长枪队。

而每个满编的燧发枪队,至少应该包括一名队长、一名队副,两名号手,两名鼓手,四名排长,十六名棚长,四十名老兵,一百二十名乡兵,十四名伙夫,总共二百人。

一个满编的“乡兵营”,至少应该包括四个队(如果燧发枪足够,则可能有六个队)和一个营部,总共八百几十人。

一个满编的“乡兵旅”(长官称旅帅),则应该包括四个营和一个合成了少量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的旅部,总共得四千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