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还有谁猛如鳌拜?

大清康熙十二年二月中旬,虽然吴、李、清三方并没有在湖广进行决定性的会战。但大清朝在湖广的盘子还是被那个赌王鄂扎的一把梭哈,搞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

原本大清在湖广的形势虽然岌岌可危,但荆州府城这边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预备队。

他们不动,吴应熊、李自成就都不敢有大动作。

否则吴应熊的军队一旦在郧阳、襄阳遭遇些许挫折,甚至只要稍有迟缓,鄂扎就能率领至少一万五千大军驰援。

这一万五千大军中至少有一万人是大清最精锐的八旗新军!

现在距离岳乐兵败川南已经过去一年半之久了,驻扎荆州的一万八旗新军可没闲着——天天都在那儿训练呢!

现在毕竟是康熙年间,不是光绪年间,那些八旗子弟练一练还是有点用的。

而且遵照康熙的旨意,鄂扎还给荆州的这些八旗新军的随军奴才们开了奴门,将一批随军奴才补入了新军,还放了旗人或包衣人的身份给他们。

刚当上有编制的奴才,当然会比较有干劲了!

同时,鄂扎还奉旨将一批年老体弱不堪用的八旗兵送回北京了。

又调出了一批八旗子弟去绿营新军任职,以强化对长沙大营所辖的那一镇绿营新军的控制。

一番调整之后,湖广这边的形势虽然不好,但是还可以勉强维持着。

所以李自成同样不敢贸然东进岳州……岳州也是坚城啊!

哪怕只有几千守军,李自成也不敢轻易尝试。

因为他也只有一万多人的军队,而且成军时间比较短,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人太老,有些个则太年轻。一旦不能很快攻克岳州,鄂扎的援兵赶到,李自成可没把握打赢。

这大概就是一种“敌不动,我不动”的微妙平衡吧?

可鄂扎的盲动,却让出老千的吴应熊和善于把握时机的李自成都寻到了大举出动的机会!

郧阳、襄阳、岳州等地立即就接连“爆雷”了!

首先爆雷的是郧阳府城郧县。

二月十一,夜。

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喊杀声和枪炮声,终于完全停了下来。

郧阳提督衙门周围一带,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

在提督衙门的辕门外,曾经发生了最激烈的战斗,横七竖八的都是尸体。有留着辫子头,披着布面甲的清兵,也有剪去辫子,在头盔上裹了块红布的红巾吴兵。

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有一些双方的士兵,即使战死,尸体也还扭打在一起!

一些来自石柱的马家白杆兵,还保持着最后那一下举枪冲刺的姿势,长枪已经刺入敌人的体内,自己也中弹中箭而亡,却还怒目圆睁。

看来石柱马家的人也受够了大清朝廷的鸟气,他们这次可是非常积极地帮着吴应熊打仗的!

还有一些杨来嘉部的福建藤牌兵,也极为悍勇,倒下的时候,身上都多处中枪,但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这些福建兵不用说也知道,那是深恨大清朝的!

当年他们跟着“一官大哥公”是什么待遇?后来跟着大清什么待遇?而且一官大哥公人那么好(肯给底下人发很多钱的老板就是好老板),还给康麻子害了……而且这康麻子还可着劲儿祸害他们的福建家乡!

提督衙门的辕门处,是吴兵的主攻方向,吴世璠指挥他的燧发枪兵在杨来嘉的藤牌兵掩护下,就在这里列出密集队形和佟国瑶的提标亲兵对射。

密集的弹雨打得辕门附近的墙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弹孔!

佟国瑶麾下的鸟枪兵在这一战中几乎伤亡殆尽,发现吴兵火力太猛,知道大势已去的佟国瑶还不甘心失败,亲自率领他的二三百包衣壮丁持着刀枪发起了决死冲锋。

这这些壮丁并不在佟国瑶提标的账上,而是佟国纲、佟国维帮他从佟家的家奴当中寻觅来的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