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常宁,你是大清第一忠王,也是大明头号仇寇啊!

“王爷,这是刘邦入韩信军啊!”巴海马上就知道康熙在打什么主意了,别看这个瓜尔佳·巴海长得五大三粗的,还长期担任宁古塔总管、黑龙江将军之类的边军武职,但他实际上是个旗二代文化人,早年当过秘书院侍读学士,知道的历史典故可多了。

常宁就不怎么爱读书了,听巴海说什么“刘邦入韩信军”马上就想到了刘邦游云梦泽那一出,还以为康熙要抓了自己去弄死,小脸都吓白了,惊恐地望着巴海:“他,他,他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啊!”

巴海一听这话,就知道常宁误会了,赶紧摇摇手道:“不至于,不至于……王爷,您哪里能和韩信比?刘邦怕韩信造反,皇上可不怕您造反……而且,您这些年也没干什么对不住他的事儿,他有什么必要除掉您?”

可我惦记我嫂子……这罪过不比韩信小吧?韩信再怎么也没垂涎吕后的“美色”吧?常宁心说:这事儿你个呆头呆脑的巴海不知道,但玄烨这个心狠手辣的东西一准知道!

巴海瞧见常宁还是一脸后怕,赶紧又安慰道:“王爷,您还是大清诸侯之首,现在大敌当前,咱大清就算是上下一心,也不见得能占上风。如果皇上敢想刘邦游云梦泽时一样拿下王爷您,那大清诸侯还不得分崩离析?到时候李中山的大明北伐军即便断了粮道,也能靠着倒戈向投的大清诸侯提供的粮草北上燕京!”

还是巴海分析得透彻!

康熙搞垮福全后,为了团结已经军阀化的满汉军头们,同时也为了低成本扩充军队,不得不给军头放权,让他们成为诸侯。而康熙封给这些诸侯的地盘,则大多在山东、河南、山西和直隶南部,就是把他们当成抵挡大明和吴周的肉盾。

当然了,为了提升肉盾们的积极性,康熙还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东北划出大片土地,让肉盾们建设头下军州,作为他们的退路。

而恭亲王常宁在从福全手下投到康熙这边之前可是盛京将军,手头掌握的军队可不少,实力仅次于康熙、福全,在福全倒台后,就顺理成章成了大清第一诸侯了,拥有山东省的登州府和辽东半岛上的金州府,同时还封了正蓝旗旗主,领有正蓝旗下佐领五十一个(每个佐领有200户),还拥有绿营新军两个旅,妥妥的大诸侯啊!

虽然杨起隆在拿下朝鲜一国之后,实力已经超过常宁,但他成了事实上的大清属国之主,地位类似于金帐汗噶尔丹,不能再算大清诸侯了。所以大清头号诸侯还是爱新觉罗·常宁!

现在康熙要抗明就得团结诸侯,要不然靠康熙自己的实力,不算留在太平谷的人马,光是在大清本土这边,连兵丁加民夫,能凑出十五万都算多了,怎么可能对抗大明的“八十万天兵”?

而且康熙也不可能消耗自己的实力去替底下的诸侯扛雷啊!他把那些诸侯顶在山西、河南、山东为什么?不就是指望他们在大明、吴周打过来的时候先顶一阵子吗?

所以康熙现在得对底下的诸侯又哄又拉又逼……想到一个“逼”字,常宁顿感如梦初醒!

康熙派人扒了黄河桃园口大坝,第一当然是为了断李中山的粮道,第二则是为了逼他常宁这个好兄弟带着大清诸侯们去和大明拼命啊!

“巴海,”常宁脸色阴沉地看着巴海,“那我该怎么办?”

巴海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王爷,现在皇上的手段越来越老辣了……他现在人都到了卫辉,您想要领兵回藩地也不可能了,恐怕您只能去卫辉大营见驾了!”

常宁叹了口气,刚想叫苦,他的那个护卫统领又把一个装折子的黄皮匣子递了上来:“王爷,这是皇上给您的寄信。”

“寄信谕旨?拿来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