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亡国之君11(第4/4页)

南流景听完姚容说的话,只能在心里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老师身上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他学习啊!

***

第二天,梁光誉准时出现在湖边。

南流景已经提前到了,正在活动手脚。

梁光誉先跟南流景说了柿饼的事情:“你托我办的事情,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这两日就能通知到村里。”

“这个法子新奇,百姓可能不会马上信。正好我家中开了几处点心铺子,若百姓做出了那柿饼,我家掌柜可以负责收购,或是在京城卖,或是来年开春,走水路运去南边卖。”

今年主要是为了推广,将柿子催熟方法和柿饼制作方法传扬出去。

等百姓知道做黄金饼能让他们更高的利润,明年不需要梁光誉催促提醒,百姓都会积极去做的。

对于自己的安排,梁光誉还是很满意的,自觉已经没有太多改进空间。

但他话音刚落,南流景先是开口道了谢,然后话锋一转:“梁大人,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

“不妨一说。”

南流景的提议,简单来说就是炒作概念。

柿饼这个名字太朴实无华了,以后统统都改口叫黄金饼。

这年头,买得起金饼的得是什么家庭啊。反正老百姓肯定买不起。

但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买得起黄金饼的。

平时不年不节,老百姓肯定舍不得买,可到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将黄金饼往祖宗灵牌前一摆,多气派,多吉祥!

过年走亲戚时,买不起什么贵重的东西,带上两个黄金饼,多喜庆,多热闹!

听说贵人们现在都不流行吃什么糕点了,流行的是黄金饼配茶。

什么?

黄金饼便宜是便宜,却舍不得买?

这会儿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山上野柿子树也有不少,反正黄金饼的制作方法不麻烦,只要能找到柿子,完全可以自己做啊!

南流景最后总结道:“商人是最敏锐的一个团体,只要他们发现其中有利可图,就一定会想办法去收购柿饼,甚至还会帮忙将这个概念宣传得人尽皆知。”

“在几方努力之下,柿饼的制作方法一定能以最快速度推广开。”

梁光誉:“……”

梁光誉脑海里只闪烁着一个念头: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风俗也要创造风俗。

原以为明年才能让京城周边百姓接受柿饼,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今年不能让柿饼在全京城流传开来,今年过年老百姓的年货里没有黄金饼,都算是他家掌柜没有能力!